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选择性必修 3 舞蹈表演
《第二单元 中外古典舞》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3
《舞蹈表演》的《第二单元 中外古典舞》。本单元主要涵盖了中国古典舞和芭
蕾两大古典舞蹈类型,通过作品鉴赏、基本训练、排演实践和拓展学习等多个
环节,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中外古典舞的基本风格、技术特点和文化内
涵。
中国古典舞部分
作品鉴赏:《扇舞丹青》是一部融合了中国传统书画元素的作品,通过舞
者的舞姿和绸扇的运用,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味和审美追求。
基本训练:包括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形、脚形、手位、脚位以及基本动作
和舞姿的训练,强调“圆”的动律和八大动律元素的应用。
3
排演实践:《踏歌》是一个群舞片段,通过反复的动作和队形变化,体现
了中国古典舞轻盈飘逸、灵动洒脱的特点。
拓展学习:敦煌舞组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舞中不同流派和风格
的特点。
芭蕾部分
作品鉴赏:《睡美人》是古典芭蕾中的经典之作,通过欣赏其片段,如
“玫瑰慢板”、“蓝鸟男子变奏”和“婚礼双人舞”,感受芭蕾艺术的优雅与
魅力。
基本训练:涵盖芭蕾的基本手形、脚形、脚位、手位以及半蹲、全蹲、擦
地、阿拉贝斯等基本动作的训练。
排演实践:《擦地舞段》是一个具体的芭蕾舞段,通过排练和实践,让学
生体验芭蕾舞蹈的规范和技巧。
拓展学习: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通过了解《和平鸽》、《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等经典作品,认识芭蕾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和成果。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中外古典舞展开,通过作品鉴赏、基本训练、排演
4
实践和拓展学习等环节,逐步深入,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舞和
芭蕾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中国古典舞
作品鉴赏:通过对《扇舞丹青》的鉴赏,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独
特魅力,理解舞蹈与书画艺术的融合。
基本训练:通过手形、脚形、手位、脚位等基本元素的训练,打牢学生的
舞蹈基础,同时强调“圆”的动律和八大动律元素的应用,使学生体会中国古
典舞的独特韵味。
排演实践:通过《踏歌》的排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中国古典舞的轻盈
飘逸和灵动洒脱,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拓展学习:敦煌舞组合的学习,让学生接触更多中国古典舞的不同流派和
风格,拓宽视野。
芭蕾
作品鉴赏:通过对《睡美人》片段的鉴赏,引导学生感受芭蕾艺术的优雅
与魅力,理解芭蕾舞蹈的表现手法和情感传达。
基本训练:通过手形、脚形、脚位、手位等基本元素的训练,以及半蹲、
5
全蹲、擦地、阿拉贝斯等基本动作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芭蕾的基本技巧和规范。
排演实践:通过《擦地舞段》的排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芭蕾舞蹈的规
范和技巧,同时培养舞台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拓展学习:通过了解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芭蕾在中国本土化
的过程和成果,增强文化自信。
(三)单元内容 整 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 整 合 上注重循序渐 进、 由浅 入深的 原则 。 首先 通过作
品鉴赏引导学生对中外古典舞 产 生 初 步认识, 然后 通过基本训练打牢学生的舞
蹈基础,接 着 通过排演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舞蹈技巧, 最后 通过拓
展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和 知 识面。
在 整 合过程中, 注重各 环节的 衔 接和过 渡 , 确保 教学内容的 连贯 性和 系 统
性。 针 对不同环节的特点和要求, 采 用不同的教学 方 法和手段,如作品鉴赏 采
用 讲 解与 讨论相结 合的 方式 ,基本训练 采 用 示 范与 模仿相结 合的 方式 ,排演实
践 采 用分组合作与个 别指 导 相结 合的 方式 ,拓展学习 采 用自主 探究 与分 享交 流
相结 合的 方式 。
6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 核心 素养
(一)审美感 知
审美感 知 是 指 对音乐艺术 听觉 特性、表现形 式 、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 悟 、理解和 把 握。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审美感 知 的培养主要
体现在以 下几 个 方 面:
作品鉴赏中的审美感 知 :通过鉴赏《扇舞丹青》和《睡美人》等经典作品,
引导学生感受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理解舞蹈作品 所蕴含 的情感和 意境 ,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 趣 和审美能力。
基本训练中的审美感 知 :在基本训练过程中, 注重 引导学生感受舞蹈动作
的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体会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和 谐 统一,培养学生的音乐
感和舞蹈感。
排演实践中的审美感 知 :在排演实践过程中, 注重 引导学生通过舞蹈动作
的表现 来 传达情感和 意境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 创造 力。通过 观摩 和 评价
他 人的表演, 提 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7
艺术表现是 指 通过歌 唱 、演奏、 综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创 等 活 动,表达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艺术表现的培养主要
体现在以 下几 个 方 面:
基本训练中的艺术表现:通过基本训练,让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和芭蕾的
基本动作和技巧, 为 艺术表现打 下坚 实的基础。在训练过程中, 注重 引导学生
体会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排演实践中的艺术表现:在排演实践过程中, 注重 引导学生通过舞蹈动作
的表现 来 传达情感和 意境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分组合
作和个 别指 导的 方式 , 提 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蹈表演 水 平。
拓展学习中的艺术表现:在拓展学习过程中, 鼓励 学生 尝试 不同风格的舞
蹈表演和 创 作,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 识和艺术 创造 力。通过 参 与 校园 文化艺术节、
文艺 汇 演等 活 动, 为 学生 提供 展 示才华 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艺术自信 心 和成 就
感。
(三)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 指 通过音乐感 知 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8
艺术的人文内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文化理解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 个 方
面:
作品鉴赏中的文化理解:通过鉴赏不同文化 背景下 的舞蹈作品,引导学生
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特点和审美追求,培养学生的 跨 文化 交 流能力。 例 如,通
过鉴赏《扇舞丹青》了解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对舞蹈的 影响 ,通过鉴赏《睡美
人》了解 西方 芭蕾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基本训练中的文化理解:在基本训练过程中, 注重向 学生 介绍 不同舞蹈流
派和风格的文化 背景 和历 史渊源 ,增强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例 如,
在 介绍 中国古典舞时, 可 以 讲 解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历 史 、 哲 学等 方 面的 联系;
在 介绍 芭蕾时, 可 以 讲 解其 起源于 文艺复 兴 时 期 的 意 大 利 、 兴盛于 法国等历 史
背景 。
拓展学习中的文化理解:通过拓展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外古典舞的
文化内涵和艺术 价值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 觉 和文化自信。 例 如,通过学习中国
芭蕾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芭蕾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和成果,增强学生的文
化自信和 民族 自 豪 感。 鼓励 学生 关注当前 舞蹈艺术的发展 趋势 和 创新 实践,培
9
养学生的 创新意 识和 批判 性 思维 能力。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知 内容分析
学生在进入《中外古典舞》 这 一单元之 前 , 已 经通过必修 课 程中的音乐鉴
赏、音乐与舞蹈等 模块 ,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理 论 基础和舞蹈基础 知 识。 他们 了
解舞蹈的基本 概念 、舞蹈的表现形 式 以及舞蹈与其 他 艺术形 式 的 结 合 方式 。通
过以 往 的音乐与舞蹈 课 程学习,学生 已 经掌握了基本的舞蹈步 伐 、节奏感和 身
体协调性,对舞蹈表演 有 了一 定 的 兴趣 和实践经验。
在必修 课 程《音乐与舞蹈》 模块 中,学生 已 经接触过不同类型的舞蹈,包
括 民族 舞、现 代 舞等,对中国传统舞蹈 有 了一 定 的认 知 。在必修 课 程的音乐鉴
赏部分,学生 也 欣赏过古典音乐、 民族 音乐等多 种 风格的音乐作品,对音乐与
舞蹈的 结 合 有 了 初 步的理解。 这些已有 的 知 识和技能 为 学生学习中外古典舞 奠
定 了 良好 的基础。
(二) 新知 内容分析
本单元《中外古典舞》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典舞和芭蕾两大部分。
10
具体教学内容涵盖了作品鉴赏、基本训练、排演实践以及拓展部分。
中国古典舞
作品鉴赏:以《扇舞丹青》 为例 ,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中国古典舞的独特
魅力和艺术 价值 。
基本训练:包括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形、脚形、手位、脚位以及基本动律
和舞姿的学习。
排演实践:通过《踏歌(片段)》的排演,让学生 亲身 体验中国古典舞的
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
拓展: 介绍 敦煌舞组合,拓宽学生对中国古典舞的认识和理解。
芭蕾
作品鉴赏:以《睡美人(片段)》 为例 ,让学生 领略 芭蕾的经典魅力和艺
术风格。
基本训练:包括芭蕾的基本手形、脚形、脚位、手位以及基本动作如半蹲、
全蹲、擦地、阿拉贝斯等的学习。
排演实践:通过《擦地舞段》的排演,让学生掌握芭蕾的基本动作和表演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