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选择性必修 2 合奏《第一
单元 民族管弦乐队合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选自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2 《合奏》第一
单元《民族管弦乐队合奏》,主要包括作品鉴赏《乱云飞》(彭修文改编)和
排演实践《金蛇狂舞》(民间古曲,聂耳改编,中国音乐研究会配器)两个部
分。这两部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还体现了民族管弦乐队
合奏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乱云飞》
《乱云飞》原为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唱段,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为民
族管弦乐作品。这部作品在结构上遵循了京剧的传统,将京剧唱腔和京剧音乐
的元素巧妙融入民族管弦乐中,不仅保留了传统京剧的板腔体和文武场特色,
还赋予了作品西方管弦乐队的交响性,是挖掘和拓展民族管弦乐队表现力的经
3
典之作。通过鉴赏这部作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和民族管弦乐
的魅力。
《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一首著名的民间古曲,由“人民音乐家”聂耳整理改编,
并由中国音乐研究会配器。该曲描绘的是端午节赛龙舟时的热闹场景,曲调活
泼紧凑、热烈欢快,常在民间喜庆节日演奏,以体现群众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
通过排演实践这部作品,学生可以体验民族管弦乐队合奏的协作过程,感受作
品所传达的热烈氛围和民族精神。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作品鉴赏和排演实践两个方面,旨在通过不同形
式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作品鉴赏
在作品鉴赏环节,学生将通过对《乱云飞》的聆听和分析,了解京剧音乐
的特点和民族管弦乐的演奏技巧。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
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排演实践
4
在排演实践环节,学生将参与《金蛇狂舞》的合奏排练,通过实际操作体
验民族管弦乐队合奏的协作过程和艺术表现力。这一过程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艺
术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整合上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技能的融合
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通过作品鉴赏和排演实践两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学生可以在全面了解民族管弦乐队合奏的基础上,深入体验其艺术魅力和文化
内涵。
具体来 说 ,在作品鉴赏环节,学生将通过聆听和分析《乱云飞》,了解京
剧音乐的特点和民族管弦乐的演奏技巧 ; 在排演实践环节,学生将 运用 所学知
识参与《金蛇狂舞》的合奏排练,通过实际操作提升艺术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
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 师 将注重 引导 学生 关 注音乐作品的文化 背 景和情
感内涵,培养他们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审美情 趣 。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5
根据 《 普 通高中音乐 课 程 标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的要 求 ,本
单元的教学将围 绕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展 开: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
文化理解。
(一)审美感知
内涵理解
审美感知是 指 对音乐艺术听 觉 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 手 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 把握 。在音乐学 习 中,审美感知是学生通过聆听、
观 察 和分析音乐作品, 逐步 形 成 的对音乐美的认识和感受能力。
教学 目标
感知音乐特性 :引导 学生通过聆听《乱云飞》和《金蛇狂舞》,感知民族
管弦乐的音响特 征 和表现 手法 。
体验音乐美感 : 通过作品鉴赏和排演实践, 让 学生体验民族管弦乐作品所
传达的美感和情感。
理解音乐内涵 :引导 学生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 旋律 特点和节奏 规律 ,理
解其艺术内涵和表现 意图 。
教学 策略
6
多样聆听 : 提 供 不同版本和演奏形式的《乱云飞》和《金蛇狂舞》, 让 学
生 从 不同 角 度感知作品的音乐特性。
互 动 讨 论 :组织 学生 就 作品的音乐特点、表现 手法 和情感内涵 进行互 动 讨
论, 促进 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发 展。
对 比 分析 : 将《乱云飞》与京剧原唱段 进行 对 比 分析,将《金蛇狂舞》与
其他民间乐曲 进行 对 比 分析, 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独特之 处 。
(二)艺术表现
内涵理解
艺术表现是 指 通过歌唱、演奏、 综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 创等 活动,表达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音乐学 习 中,艺术表现是学生将内心对
音乐的感悟和理解通过 外 在形式表现 出 来的能力。
教学 目标
掌握 演奏技巧 : 通过排演实践《金蛇狂舞》, 让 学生 掌握 民族管弦乐器的
演奏技巧和合奏方 法 。
提升艺术表现力 : 通过合奏排练和演 出 ,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团队协
作精神。
7
激发创造潜 能 :鼓励 学生在排演过程中 发挥创造潜 能, 尝试 对作品 进行 改
编和 创新 。
教学 策略
分 组 练 习: 将学生分 成 不同乐器 组进行 分 组 练 习 , 确 保 每位 学生 都 能 熟 练
掌握 自 己 的演奏部分。
合奏排练 :组织 学生 进行 合奏排练,注重 声 部间的协调和整体 效果 的 呈 现。
演 出 实践 :安 排学生参加 校 内 外 的音乐演 出 活动,通过实际演 出 提升学生
的艺术表现力和自 信 心。
创意 改编 :鼓励 学生对《金蛇狂舞》 进行创意 改编, 如 改 变 节奏、 旋律或
加入 新 的演奏元素 等 ,以 激发 他们的 创造潜 能。
(三)文化理解
内涵理解
文化理解是 指 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 等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艺术的人文内涵。在音乐学 习 中,文化理解是学生通过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文化
背 景 下 的音乐 风格 、传统和审美观 念 的能力。
教学 目标
8
了解文化 背 景 : 通过作品鉴赏和排演实践, 让 学生了解京剧音乐和民间音
乐的文化 背 景和 历史渊源 。
认知艺术特色 :引导 学生分析京剧音乐和民间音乐的艺术特色,理解其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地位 和作 用 。
尊 重文化多样性 : 通过对 比 不同文化 背 景 下 的音乐作品, 引导 学生 尊 重文
化多样性,培养 跨 文化交 流 的能力。
教学 策略
文化 讲座:邀请 京剧艺术家 或 民间音乐 专 家为学生 举办讲座 , 介绍 京剧音
乐和民间音乐的文化 背 景和艺术特色。
作品分析 :引导 学生对《乱云飞》和《金蛇狂舞》 进行 深入分析, 探讨 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地位 和作 用 。
跨 文化 比较: 将京剧音乐和民间音乐与其他文化 背 景 下 的音乐作品 进行比
较 分析, 帮助 学生理解不同文化 背 景 下 的音乐 风格 和审美观 念 。
实践活动 :组织 学生参加与京剧 或 民间音乐 相关 的文化实践活动, 如 参观
京剧团、参加民间音乐节庆 等 , 增强 他们的文化体验和认知。
通过以上教学 策略 的实 施 ,本单元的教学将围 绕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的三个
9
方面展 开 ,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文化理解
能力。通过作品鉴赏和排演实践两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民
族管弦乐队合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为他们的音乐学 习 和 成长奠定坚 实的
基础。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 进 入《 普 通高中音乐 课 程 标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 指导下 ,
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2 合奏《第一单元 民族管弦乐队合奏》的教学 前 ,学生对
音乐学 科已 有了一 定 的基础。学生在 义务 教 育阶 段 已接 受了音乐基础教 育 ,具
备 了基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够识 别 和 欣 赏不同 类型 的音乐作品,
并 初步掌握 了 简 单的乐器演奏技巧。学生在必修 课 程中对音乐鉴赏、歌唱、演
奏 等模块 的学 习 ,为合奏 课 程的学 习 提 供 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准备 。
具体 到 本单元内容,学生 已 经具 备 了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认知,了解了
一 些 经典民族音乐作品, 如 京剧唱段、民间古曲 等 。这 些已 有知识为学生理解
《乱云飞》和《金蛇狂舞》这两首作品提 供 了 背 景 支持 。学生 已 经参与了歌唱
10
和演奏的实践活动, 积累 了一 定 的音乐表现经验,为合奏 课 程的实践环节 打下
了基础。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 新 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作品鉴赏, 即 对《乱云飞》和
《金蛇狂舞》两首作品的深入理解与 欣 赏 ; 二是排演实践, 即 通过合奏形式实
际演奏这两首作品。
作品鉴赏
《乱云飞》 : 这是一首由彭修文 根据 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唱段改编 而
成 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学生 需 要理解作品 背后 的京剧元素,包括京剧唱腔、音
乐结构、板腔体 等 ,同时感受作品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交响性表现。
《金蛇狂舞》 : 这是一首由聂耳改编的民间古曲,原名为“ 倒八 板”,描
写 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学生 需 要理解作品所描绘的音乐情 境 ,感受其
活泼紧凑的曲调特点,以及民间喜庆节日的音乐氛围。
排演实践
学生将参与民族管弦乐队的合奏实践,通过实际演奏来体验音乐作品的情
感表达和艺术魅力。这要 求 学生不仅要 掌握 个人乐器的演奏技巧,还要学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