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选择性必修 1 合唱《第五
单元 合唱的均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2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选自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1 合唱《第五
单元 合唱的均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作品鉴赏与排演实践。作品鉴赏部分
选取了两首合唱作品,分别是《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和《黄水谣》。《金黄
色的云朵过夜了》是由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作词、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一首合唱曲,
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著称,适合用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细腻
表达的感知能力。《黄水谣》则选自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现代
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其宏大的叙事和激昂的旋律,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
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提升对合唱声部均衡与协调的理解。
排演实践部分则通过《黄水谣》的合唱排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唱均
衡的重要性,掌握合唱表演的基本技巧,包括声部间的和谐统一、节奏与力度
3
的准确控制等。本单元还包含了拓展与探究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合唱艺术的魅力,提升其音乐综合素养。
(二)单元内容分析
作品鉴赏
《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该作品通过其独特的旋律线条和和声色彩,展
现了忧郁而深沉的情感。学生在鉴赏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音乐情感的变化以
及如何通过合唱的声部安排来强化这种情感表达。作品中对力度变化的细腻处
理也是学生需要学习和体会的重点。
《黄水谣》:作为《黄河大合唱》中的经典选段,《黄水谣》以其宏大的
叙事和激昂的旋律,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坚韧与不屈。在鉴赏过
程中,学生需要关注作品如何通过合唱的声部安排和力度变化来营造不同的音
乐氛围,以及如何通过旋律的发展来表达情感的起伏。
排演实践
《黄水谣》合唱排演:通过实际排演,学生将亲身体验合唱声部均衡的重
要性。在排演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调整自己的演唱状
4
态,以达到声部间的和谐统一。对于节奏与力度的准确控制也是排演的重点。
拓展与探究
本单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深入了解合唱艺术的历史、风
格流派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合唱作品。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 料 、 观看 演 出视
频 等 方式 ,拓 宽 自己的音乐 视野 ,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 三 )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合唱艺术的均衡为 核心 ,通过作品鉴赏、排演实践和
拓展探究 三个 环节, 层层递进 , 逐步 深化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理解与掌握。在教
学过程中,教 师 需注重理 论 与实践 相结 合,引导学生在鉴赏中学习,在实践中
体验,在探究中 成长 。教 师 还 应充 分 利 用 多媒 体教学资 源 , 创设 生 动 的教学情
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主 动 性。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合唱声部均衡的基本 原 则和技巧,提
升对合唱作品情感表达的理解与 把 握能力,同时拓 宽 音乐 视野 ,提升音乐综合
素养。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 核心 素养
5
(一) 审美 感知
音乐艺术听 觉 特性的体验与理解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将通过鉴赏《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和《黄水
谣》等合唱作品,体验不同音乐作品的听 觉 特性,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
色等 方面 的独特 美 感。
音乐表现要素与情感内 涵 的关 联认 知
学生需要学会 从 音乐表现要素(如旋律、节奏、力度、 速 度等) 出 发,理
解音乐作品 所 表达的情感内 涵 。 例 如,在《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中,通过细
腻的力度变化感受音乐的忧郁情 绪; 在《黄水谣》中,通过宏大的叙事和激昂
的旋律感受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
音乐风格与时代背景的 辨识 与 评价
学生需要学会 辨识 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特 征 , 并 理解其 产 生的时代背景。
例 如,《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作为俄国 浪漫 主 义 时期的作品,展现了独特的
情感表达和和声色彩 ; 《黄水谣》则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反
映 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风 貌 。
(二)艺术表现
6
合唱表演技能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通过《黄水谣》的合唱排演,学生将掌握合唱表演的基本技能,包括声部
间的和谐统一、节奏与力度的准确控制等。学生还将在实践中提升合唱表演的
艺术表现力,学会如何通过合唱来 传 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内 涵 。
合唱作品情感表达与 意境 营造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通过合唱来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内 涵 和营造特 定 的
音乐 意境 。 例 如,在《黄水谣》的演唱中,学生需要准确 把 握作品的情感起伏
和力度变化,以营造 出 宏大的叙事氛围和激昂的音乐情感。
集 体协作与 团队 精神的培养
合唱作为一种 集 体艺术 形式 ,要 求每个 声部、 每个成员 之间的 紧密 协作与
默契配 合。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将通过合唱排演实践,培养 集 体协作 意识
和 团队 精神,学会在 集 体中发 挥 自己的作用 并 与其他 成员共 同 创 造 出 和谐 美妙
的音乐 效果 。
( 三 )文化理解
不同文化背景下合唱艺术的 认 知与 尊 重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 接触 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合唱作品,如俄国的
7
《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和中国的《黄水谣》等。学生需要学会 尊 重 并 理解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合唱艺术特点及其 所承载 的文化内 涵 。
中华 优秀传 统文化的 传承 与 弘扬
《黄水谣》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承载着丰富 的中华 优秀
传 统文化内 涵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将通过学习和演唱这首作品,深入了
解中华 优秀传 统文化的精 髓 与 价值 , 并 自 觉承担 起 传承 与 弘扬 中华 优秀传 统文
化的历史 使命 。
全球 音乐文化的 视野 拓展与 比较 鉴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拓 宽全球 音乐文化的 视野 ,学会 从 不同文化、
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合唱作品中 汲 取营养与 灵 感。学生还将通过 比较 鉴赏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合唱作品,深化对音乐艺术 多样 性的理解与 认识 。
三 、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 进 入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1 《合唱》的第五单元《合唱的均衡》之 前 ,
学生 已 经 完成 了 前面四个 单元的学习,包括合唱的基本技巧、合唱的声音 训练 、
合唱的和声 构建 以及合唱的节奏掌握等。通过这 些 单元的学习,学生 已 经 具备
8
了一 定 的合唱基 础 知 识 ,包括合唱声部的 划 分、发声技巧、 呼吸 控制、和声听
觉训练 以及节奏感的培养等。
在合唱技巧 方面 ,学生 已 经能够 较好地 控制自己的声音, 做 到声音的 平稳 、
统一和 连贯 ,能够在合唱中 保持 声部的独 立 性和整体性。在声音 训练方面 ,学
生 已 经学会了如何通过 呼吸 控制和发声技巧来 保持 声音的 持久 性和 穿透 力,能
够在合唱中 保持 音色的 纯净 和音 量 的均衡。在和声 构建方面 ,学生 已 经对和声
的基本 概念 和 构成有 了一 定 的理解,能够在合唱中 较好地 感知和表现和声的变
化。在节奏掌握 方面 ,学生 已 经能够准确 地把 握音乐的节奏和节 拍 ,能够在合
唱中 保持 节奏的 稳定 性和一 致 性。
学生还通过之 前 的合唱作品鉴赏, 积累 了一 定 的音乐 审美 经验,能够 初步
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这 些已 知内容为学生 进 一 步 学习
《合唱的均衡》 打 下了坚实的基 础 。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合唱的均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作品鉴赏《金黄色的云朵过夜
了》和《黄水谣》,以及排演实践、拓展与探究等部分。通过这 些 内容的学习,
9
学生将 进 一 步 深化对合唱均衡的理解,提升合唱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染 力。
作品鉴赏《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
作 者 与背景:该作品由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作词,柴科夫斯基作曲, 李 达 译
词, 陈良配歌 。作品通过 夸张 的力度变化,表现 出 一 丝 忧郁的情 绪 ,要 求 学生
能够感知和理解作品中 蕴 含的情感和 意境 。
音乐特点:作品为 bA 大调,单乐段 结构 ,节奏 舒缓 。学生需要关注作品
中的力度变化、旋律 走向 以及和声的 运 用,理解这 些因 素如何 共 同作用于合唱
的均衡。
作品鉴赏《黄水谣》
作 者 与背景:《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由 光未然 作词,冼星海作
曲。作品通过 三个 部分的对 比 和变化,表现了黄河 儿女 的 苦难 与抗争,要 求 学
生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 涵 。
音乐特点:作品 速 度 缓慢 ,节奏 宽广 而沉重,和声 丰富多 变。学生需要关
注作品中的旋律起伏、力度变化以及声部的 配 合,理解这 些因 素如何 共 同 塑 造
出 作品的 悲壮 氛围。
排演实践
10
学生将在教 师 的 指 导下,通过排演《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和《黄水谣》
这两部作品, 进 一 步巩固 和深化对合唱均衡的理解。在排演过程中,学生需要
关注声部的 平 衡、音色的统一、节奏的准确以及情感的表达等 方面 。
拓展与探究
学生将通过 小组讨论 、资 料搜集 等 方式 , 进 一 步 探究合唱均衡的 相 关知 识 ,
如合唱声部的分 配原 则、和声的 运 用技巧、力度的处理 方式 等。学生还可以 尝
试 将 所 学知 识应 用于其他合唱作品的排演中,提升自己的合唱表现力和艺术 创
造力。
( 三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音乐感知能力
经过之 前 的学习,学生 已 经 具备 了一 定 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 初步 感知和
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 进 一 步 提升
这种能力,通过细腻 地 感知作品中的力度变化、旋律 走向 以及和声的 运 用等 因
素, 更 深入 地 理解作品的情感内 涵 和艺术特点。
合唱技巧 运 用能力
学生 已 经掌握了一 定 的合唱技巧,包括发声技巧、 呼吸 控制、和声听 觉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