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选择性必修 1 合唱《第六
单元 合唱曲目(供选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容来自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 1 合
唱模块的第六单元,该单元提供了多首风格各异、文化内涵丰富的合唱曲目供
选择教学。曲目包括《春游》(李叔同词曲)、《江山》(晓光词,印青曲,
陈国权编合唱,刘聪配伴奏)、《牧歌》(蒙古族民歌,安波记谱,海默填词,
瞿希贤编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维吾尔族民歌,佚名译词,王洛宾记
谱配歌,叶继红改词,〔德〕曼弗雷特 · 西弗利茨改编)、《蜻蜓姑娘之歌》
(〔格〕穆 · 巴拉塔什维利词,〔格〕苏 · 秦查泽曲,〔俄〕格 · 别祖博夫编合唱,
陈锦译词,汪丽君配歌)和《日出,日落》(〔美〕 S. 哈尼克词,〔美〕 J. 伯
克曲,〔美〕 N. 莱登编合唱,洪川译词,徐武冠配歌)。
这些曲目涵盖了中国传统音乐、现代创作音乐以及世界民族音乐,不仅旋
3
律优美,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通过学习这些曲目,学生能够
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增强艺术表现力,并加深对
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单元内容分析
《春游》:由李叔同词曲创作,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人们春游心情的歌
曲。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能够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
美好和大自然的魅力。
《江山》:作为电视剧《江山》的主题曲,该曲由晓光作词,印青作曲,
陈国权编合唱,刘聪配伴奏。歌曲气势磅 礴 ,表 达 了人们对祖国大好 河 山的 热
爱 和 赞 美,能够 激发 学生的 爱 国情感。
《牧歌》: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由安波记谱,海默填词,瞿希贤编合唱。
歌曲旋律 悠扬 , 意境 深 远 , 展 现了蒙古大 草原 的 辽阔 与 壮 美,有 助于 学生了解
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半个月亮爬上来》: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由佚名译词,王洛宾记谱
配歌,叶继红改词,〔德〕曼弗雷特 · 西弗利茨改编。歌曲节奏 明 快,旋律优美,
4
富有民族特 色 ,能够 让 学生感受到维吾尔族音乐的 独 特魅力。
《蜻蜓姑娘之歌》:该曲由〔格〕穆 · 巴拉塔什维利作词,〔格〕苏 · 秦查
泽作曲,〔俄〕格 · 别祖博夫编合唱,陈锦译词,汪丽君配歌。歌曲旋律 欢 快,
歌词生 动 有 趣 ,能够 激发 学生的 想 象力和创 造 力。
《日出,日落》:这是一首选自音乐剧《 屋顶 上的提 琴手 》的歌曲,由
〔美〕 S. 哈尼克作词,〔美〕 J. 伯克作曲,〔美〕 N. 莱登编合唱,洪川译词,
徐武冠配歌。歌曲旋律优美,情感 真挚 ,能够引导学生 思考 生 命 的 意义 和价值。
( 三 )单元内容 整 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合唱为主,通过六首风格各异的曲目, 旨在全面 提升
学生的音乐审美感 知 、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 在 教学过 程 中, 可 以 将 这些
曲目 按照 风格、文化 背 景 等因素进行整 合, 形成 一个有机的 整体 。
风格 整 合: 可 以 将 《春游》和《江山》作为一 组 , 它 们 都 是描绘自然景象
和表 达 人们情感的歌曲,旋律优美, 易于演 唱 ;将 《牧歌》和《半个月亮爬上
来》作为 另 一 组 , 它 们 都 是具有 浓郁 民族特 色 的歌曲,能够 让 学生感受到不同
民族音乐的魅力 ;将 《蜻蜓姑娘之歌》和《日出,日落》作为 最后 一 组 , 它 们
5
都 是富有 想 象力和创 造 力的歌曲,能够 激发 学生的艺术表现 欲 。
文化 背 景 整 合: 可 以 将 《春游》和《江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背 景 下 的歌
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 点 和魅力 ;将 《牧歌》和《半个月亮爬上
来》作为世界民族音乐 背 景 下 的歌曲, 让 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将
《蜻蜓姑娘之歌》和《日出,日落》作为现代创作音乐 背 景 下 的歌曲, 让 学生
感受现代音乐的多 样 性和创 新 性。
通过这 样 的 整 合,不仅能够 使 教学内容 更 加丰富多 样 ,而且能够 帮助 学生
建立 对音乐的 全面认识 和理解,提升 他 们的音乐 素养 。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 核 心 素养
(一)审美感 知
审美感 知 是 指 对音乐艺术 听觉 特性、表现 形式 、表现 要素 、表现 手段 及 独
特美感的 体验 、感 悟 、理解和 把握 。 在 本单元的教学中,审美感 知素养 的 培养
主 要体 现 在 以 下几 个 方面 :
音乐艺术的 听觉 特性:通过 聆听 和 演 唱不同风格的合唱曲目,引导学生感
受音乐旋律、节奏、和 声等听觉 元 素 的美感,提升 他 们的音乐 听觉敏 感 度 。
6
音乐表现 形式 :通过分析和 欣赏 合唱曲目的表现 形式 , 如独 唱、重唱、合
唱 等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表现 形式 对音乐情感表 达 的 影响 , 培养他 们的音乐审
美能力。
音乐表现 要素 :通过分析合唱曲目的旋律、节奏、音 色 、力 度等 音乐表现
要素 ,引导学生感受这些 要素在 音乐表现中的作 用 ,提升 他 们对音乐艺术的感
悟 和理解能力。
音乐 独 特美感:通过引导学生 欣赏 和 演 唱具有 独 特美感的合唱曲目, 如
《牧歌》的 悠扬 旋律、《江山》的磅 礴 气势 等 , 培养他 们对音乐 独 特美感的 体
验 和 把握 能力。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 指 通过歌唱、 演 奏、 综 合艺术表 演 和音乐编创 等 活 动 ,表 达 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 实践 能力。 在 本单元的教学中,艺术表现 素养 的 培养
主 要体 现 在 以 下几 个 方面 :
歌唱 技巧 与表现力:通过合唱教学,引导学生 掌握正确 的歌唱 姿 势、 呼吸
方法 和 发声技巧 ,提升 他 们的歌唱表现力和艺术感 染 力。通过 演 唱不同风格的
7
合唱曲目, 培养他 们的情感表 达 能力和 舞台 表现力。
合唱 协 作能力:合唱是一 种集体 艺术 形式 , 需要团队成员 之 间 的 密切协 作。
通过合唱教学,引导学生学 会倾听他 人的 声 音, 调整 自 己 的 演 唱 状态 ,与 团队
成员保持 和 谐 统一。通过 组织 合唱 比赛 、音乐 会等 活 动 ,提升学生的 团队协 作
能力和 集体荣誉 感。
音乐编创能力: 鼓励 学生对合唱曲目 进行 改编 或 创作, 培养他 们的音乐 想
象力和创 造 力。通过音乐编创活 动 ,学生能够 更 深 入地 理解音乐艺术的本 质 和
规 律,提升 他 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 新 能力。
( 三 )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 指 通过音乐感 知 和艺术表现 等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艺术的人文内涵。 在 本单元的教学中,文化理解 素养 的 培养 主 要体 现 在 以 下几
个 方面 :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通过学习和 演 唱《春游》、《江山》 等 具有中国传统
文化 背 景的合唱曲目,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 点 和 发展历程 , 培养他
们的文化自 信 心和民族自 豪 感。
8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通过学习和 演 唱《牧歌》、《半个月亮爬上来》 等 具
有世界民族音乐特 色 的合唱曲目,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传
统, 培养他 们的文化包容性和国 际 视 野 。
现代音乐文化:通过学习和 演 唱《蜻蜓姑娘之歌》、《日出,日落》 等 现
代创作音乐 背 景 下 的合唱曲目,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音乐的特 点 和 发展趋 势, 培
养他 们的创 新意识 和审美能力。
音乐与 社会 文化的 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合唱曲目 所反映 的 社会 文化 背
景和情感内涵, 让他 们理解音乐与 社会 文化之 间 的 密切关系 。 鼓励 学生 结 合自
己 的生活 经验 和文化 背 景,对合唱曲目 进行 个性化的解 读 和表现,提升 他 们的
文化理解力和艺术表现力。
三 、 学情分析
(一) 已知 内容分析
在 高中 阶段 ,学生们 已经 通过 义务 教 育阶段 和高中必修 课程 的学习,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 基础知识 。 他 们了解 基 本的音乐理 论 ,能够 识 别 常见 的音乐 体裁
和风格,对音乐表现 要素如 旋律、节奏、和 声等也 有了一 定 的 认知 。 在 歌唱 方
9
面 ,学生们 已经掌握 了 基 本的 发声技巧 和合唱中的 声部 配合 原则 。 他 们通过音
乐 鉴赏课程 ,对中 外经典 音乐作 品 有了 初步 的了解,并能够 简 单分析作 品 的音
乐特 点 和情感表 达 。
对 于 合唱这一艺术 形式 ,学生们 在 之 前 的音乐学习中 已经 有 所 接触, 尤其
是通过学 校 的合唱 团 活 动或 音乐 课堂 中的合唱 练 习, 他 们对合唱的 基 本 概念 、
排练流程 和 声部 配合有了一 定 的 实践经验 。 如何更 深 入地 理解合唱作 品 的情感
内涵, 如何更 好 地在 合唱中 展 现个人与 集体 的和 谐 统一,以及 如何 提升合唱的
艺术表现力, 仍 是学生们 需要进 一 步 提升的 地方 。
(二) 新知 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 要围绕 合唱曲目的学习与 排练展开 ,具 体 包括《春
游》(李叔同词曲)、《江山》(晓光词,印青曲,陈国权编合唱,刘聪配伴
奏)、《牧歌》(蒙古族民歌,安波记谱,海默填词,瞿希贤编合唱)、《半
个月亮爬上来》(维吾尔族民歌,佚名译词,王洛宾记谱配歌,叶继红改词,
〔德〕曼弗雷特 · 西弗利茨改编)、《蜻蜓姑娘之歌》(〔格〕穆 · 巴拉塔什维
利词,〔格〕苏 · 秦查泽曲,〔俄〕格 · 别祖博夫编合唱,陈锦译词,汪丽君配
10
歌)以及《日出,日落》(〔美〕 S. 哈尼克词,〔美〕 J. 伯克曲,〔美〕 N. 莱
登编合唱,洪川译词,徐武冠配歌) 等 曲目。
这些合唱曲目风格各异,涵盖了中 外 不同民族的音乐特 色 , 既 有古 典 的 韵
味 , 也 有现代的 激 情。通过学习这些曲目,学生们 将进 一 步拓展 音乐视 野 ,深
入 了解不同音乐文化的内涵和魅力。这些曲目 在 合唱编 排 上 也 各具特 色 ,对学
生们的合唱 技巧 和音乐表现力提出了 更 高的 要求 。 例如 ,《江山》的 雄浑 大气,
《牧歌》的 悠扬抒 情,《半个月亮爬上来》的轻快活 泼等 , 都需要 学生们 在 合
唱中 准确把握 作 品 的情感 基调 ,通过 声 音的强 弱 、快 慢 、高 低等变 化来 展 现作
品 的艺术魅力。
( 三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中生的 认知 能力 已经相 对 成熟 , 他 们能够 独立思考 ,具 备 一 定 的分析 问
题和解 决问 题的能力。 在 音乐学习上,学生们 已经掌握 了一 定 的音乐 基础知识
和 基 本 技 能,能够 较 好 地 理解音乐作 品 的情感内涵和表现 手段 。 在 合唱学习中,
学生们能够通过 聆听 、模 仿 和 练 习, 逐渐掌握 合唱的 基 本 技巧 和 声部 配合 原则 。
合唱作为一 种集体 艺术 形式 , 要求 学生们 在演 唱过 程 中 既要展 现个人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