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6音乐与戏剧 下篇《第五单元 中国歌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2024年12月2411:22:15发布者:gggyyy 23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29950字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6 音乐与戏剧 下篇

《第五单元 中国歌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中国歌剧”展开,具体涉及中国歌剧的形成、

初步繁荣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通过选取多部经典歌剧的选曲进行鉴赏,

如《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红珊瑚》、《红霞》、《伤逝》、《原

野》、《运河谣》和《骆驼祥子》等,使学生对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

色及其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有更深入的了解。本单元还涵盖了中国歌剧的

类型和歌剧板腔体的知识,通过拓展与探究以及排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

术鉴赏能力、表演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分为三大部分:中国歌剧的形成及初步繁荣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

国歌剧(上)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歌剧(下)。

3

中国歌剧的形成及初步繁荣期:

作品鉴赏:通过《太阳出来了》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等选曲,了解中

国歌剧在形成初期的艺术特点和社会背景。

知识:探讨中国歌剧的形成原因和初步繁荣期的代表作品,分析这些作品

在音乐、剧情、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歌剧(上):

作品鉴赏:通过《紫藤花》、《你是我,我是你》和《间奏曲》等选曲,

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歌剧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和发展。

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影响,探讨这一时期中国歌剧的艺

术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歌剧(下):

作品鉴赏:通过《我们是运河的流水》和《北京城》等选曲,了解新世纪

以来中国歌剧的多样化和国际化趋势。

知识:探讨中国歌剧的类型和歌剧板腔体的特点,分析不同类型歌剧的艺

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拓展与探究:通过排演实践活动,加深对歌剧艺术的理解和掌握。

4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内容整合以“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将不同时期的代表作

品和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作品鉴赏、知识讲解

和拓展探究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歌剧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注

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表演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

素养。

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时间线索:按照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从形成初期到改革开放后,再到新

世纪以来,形成一条清晰的时间线索。

作品串联:将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串联起来,通过作品鉴赏了解中国歌剧

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知识融合:将相关知识如中国歌剧的类型、歌剧板腔体等融入作品鉴赏中,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拓展探究:通过排演实践活动等拓展探究形式,加深学生对歌剧艺术的理

解和掌握。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5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体验音乐艺术的美感:

通过鉴赏《太阳出来了》、《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等经典歌剧选曲,引导

学生体验中国歌剧独特的艺术美感,感受音乐与剧情的完美结合。

通过对不同风 、不同时期的歌剧作品进行对 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

美感知能力,使其能 够区 分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

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剧作品的音乐主题、情感表 和文化内涵,如《白毛

女》中 喜儿 悲惨命 运和 翻身 解放的 喜悦 ,《洪湖赤卫队》中赤卫队 们的革

义精神 等。

通过分析歌剧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如 旋律 奏、和 等,培养学生的音乐

分析能力,使其能 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形成个人音乐审美 趣味

鼓励 学生 根据 个人 兴趣 择喜欢 的歌剧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培养其个人

音乐审美 趣味

6

通过 小组 讨论、 班级 等形式,引导学生 流个人音乐审美体验,

审美 趣味 的多样化和个 化发展。

(二)艺术表现

与音乐实践活动:

组织 学生 与歌剧选曲的演 、演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如排演《这一仗打

得真漂亮》等经典选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使其在演 、演奏中能 够准确

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点。

提高音乐表演 能:

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 能,如歌 唱技巧 、演奏 技巧 等。

通过 专业 导和同 间的相 帮助 学生不 提高音乐表演水

培养 作能力:

在排演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 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分 合作完成歌剧

的演 、演奏等 任务

引导学生学会 倾听他 人意 动成 ,培养 良好 队合作

7

(三)文化理解

了解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

通过讲解中国歌剧的形成、初步繁荣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等知识点,

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歌剧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社会背景,理解中国歌剧在

不同历 时期的文化意 价值

识中国歌剧的文化内涵:

通过鉴赏不同风 、不同时期的歌剧作品,引导学生 识中国歌剧的文化

内涵和艺术特色。

分析歌剧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剧情结 、人物塑造等方面与中国 传统 文化

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文化 同感和 自豪 感。

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在学 中国歌剧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世 民族 的歌剧艺术,

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通过对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歌剧作品,培养学生的国际 野和文化

8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培养,本单元 在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歌剧

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表演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注

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 精神 ,为其 来的音乐学 和艺术发展

奠定坚 基础

三、 学情分析

(一) 知内容分析

在进入《中国歌剧》这一大单元教学 之前 ,高一学生 经完成了音乐鉴赏、

、演奏、音乐 创等 必修模块 的学 ,对音乐艺术的 成元素、表现

形式及音乐历 有了初步了解。在 之前 的音乐 程中,学生 接触 到了中国

歌、 西 典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类型,具 了一 的音乐 基础 知识

和审美能力。通过历 史课 程的学 ,学生对中国 有了 识,了解了

一些重要的历 史事件 和人物,如 抗日战争 、解放 战争 等,这为理解中国歌剧的

背景提 了知识 铺垫

具体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 必修 6 音乐与 模块 中, 经通过

9

剧表演和音乐鉴赏活动,对 剧艺术的 本特 、音乐在 剧中的作 有了初

识。 如,在 之前 程中,学生 经学 过音乐剧 片段 ,对 剧中

的歌 、对白、 舞蹈 等元素有了 直观 感受。学生对将音乐与 剧相结合的艺术

形式 生,这为本单元深入学 中国歌剧 奠定 基础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中国歌剧》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歌剧的形成、初步繁荣期以及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脉络 ,通过具体歌剧作品的鉴赏, 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歌

剧的艺术特色和历 背景。具体新知内容 包括

中国歌剧的形成:了解 20 世纪 20 40 代中国歌剧的 萌芽 和发展

过程,特 是《白毛女》作为中国歌剧 式形成的 标志性 作品,其音乐特点、

剧情内容及历

中国歌剧的初步繁荣期: 识中 民共 和国成 初期 60 代中期中

国歌剧的繁荣景 ,了解《 》《 刘胡兰 》《洪湖赤卫队》《红珊

瑚》等代表 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歌剧:分析 20 世纪 80 代以来中国歌剧在形式和风

10

上的多元化发展,了解《伤逝》《原野》《运河谣》《骆驼祥子》等作品的

创新 之处 和艺术成就。

中国歌剧的类型与特点:掌握大歌剧、 内歌剧、清 剧等不同类型的中

国歌剧特点,以及歌剧板腔体的创作手法和艺术 力。

歌剧作品鉴赏:通过具体歌剧选曲的鉴赏,如《太阳出来了》《这一仗打

得真漂亮》《珊瑚 》《 凤凰岭 》《紫藤花》《你是我,我是你》

《间奏曲》《我们是运河的流水》《北京城》等,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

文化理解能力。

(三)学生学 能力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 阶段 的学 经具 了一 主学 能力和合作学

能力。在音乐 程中,学生能 通过 聆听 赏、讨论等方式, 积极参

活动,表 达自己 点和感受。学生 了一 的音乐表现能力,如歌

演奏等,这有 助于他 们在歌剧鉴赏和排演实践中更 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与

力。

中国歌剧作为一种 艺术形式,融合了音乐、 剧、 舞蹈 等多种元素,

总页数:88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diandahome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