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6 音乐与戏剧 上篇
《第四单元 中国戏曲代表性地方剧种》大单元整体
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中国戏曲代表性地方剧种展开,涵盖了秦腔、晋剧、
河北梆子、豫剧、川剧、藏戏、西南少数民族剧种、粤剧、潮剧、莆仙戏、梨
园戏、歌仔戏、评剧、越剧、黄梅戏等多个剧种。通过作品鉴赏、知识讲解与
排演实践,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戏曲的多样性、地域特色及艺术魅力。
具体来说,本单元选取了各剧种的经典唱段进行鉴赏,如秦腔《三滴血》
中的《祖籍陕西韩城县》、晋剧《打金枝》中的《数说闺女劝女婿》、河北梆
子《蝴蝶杯》中的《晴川上远树稀白云一片》、豫剧《花木兰》中的《谁说女
子不如男》等。这些唱段不仅展示了各剧种独特的唱腔风格和表演艺术,还蕴
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本单元还介绍了各剧种的音乐特点、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及艺术成就等知
3
识,如秦腔及梆子腔音乐的慷慨激昂、晋剧的舒缓对唱、河北梆子的高亢激越、
豫剧的刚柔并济等。通过这些知识讲解,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戏曲的
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以中国戏曲为代表性地方剧种为核心,通过作品鉴赏、知识讲
解与排演实践等多种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来说,本
单元内容分析如下:
作品鉴赏:通过鉴赏各剧种的经典唱段,使学生感受不同剧种的音乐风格
和表演艺术,提升审美感知能力。通过唱段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
生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知识讲解:介绍各剧种的历史渊源、音乐特点、表演形式及艺术成就等知
识,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知识讲解,培养学生的文化
理解能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排演实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唱段进行排演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戏
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艺术表现力。通过排演实践,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内容整合以中国戏曲代表性地方剧种为主线,将作品鉴赏、知识讲
解与排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 系 。具体来说,单元内容
整合如下:
主 题明确 :以 “ 中国戏曲代表性地方剧种 ” 为主 题 , 贯穿 整个单元的教学
内容。通过主 题明确 的教学 设计 ,使学生更加 清晰 地了解本单元的学 习目标 和
重 点内容。
层次 分 明 : 按照 剧种的地域特色和音乐风格,将单元内容分为多个 层次 进
行教学。 每 个 层次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和唱段进行鉴赏和讲解, 逐步 深入,
层层递 进。
实践为主: 注重 排演实践 环 节的 设计 和实 施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唱段
进行排演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艺术表现力。通过
实践 环 节的 反馈 和 调 整,不 断 优化教学 设计 ,提高教学 效果 。
文化 渗透 :在作品鉴赏和知识讲解中 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 。通过介
5
绍各剧种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博大精 深
和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 信 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 是指 对音乐艺术 听觉 特性、表现形式、表现 要 素、表现 手 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 验 、感 悟 、理解和 把 握。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审美感知核心素养的
培养主 要 体现在以下 几 个方面:
作品鉴赏中的审美感知:通过鉴赏各剧种的经典唱段,引导学生感受不同
剧种的音乐风格和表演艺术,体 验 音乐艺术的独特美感。通过分析唱段中的 旋
律 、节 奏 、音色等表现 要 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知识讲解中的审美感知:在介绍各剧种的历史渊源、音乐特点等知识 时 ,
注重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 趣 和文
化理解能力。
排演实践中的审美感知:在排演实践中, 注重 引导学生感受戏曲表演的艺
术魅力和独特美感,通过 模仿 和表演经典唱段,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6
和艺术表现力。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 是指 通过歌唱、演 奏 、 综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创 等 活动 ,表达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艺术表现核心素养的
培养主 要 体现在以下 几 个方面:
排演实践中的艺术表现: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唱段进行排演实践,使学
生在实践中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艺术表现力。通过 模仿 和表演经典唱段,
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自 信 心。
作品 创 作中的艺术表现: 鼓励 学生 尝试创 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作品 或 片
段,通过 创 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 想 象力和 创造 力。通过作品 创 作和表演,提
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综 合艺术表演中的艺术表现:结合 其他 艺术形式(如 舞蹈 、戏剧等), 组
织 学生进行 综 合艺术表演。通过 综 合艺术表演的实践,培养学生的 综 合艺术表
现能力和 跨 学科学 习 能力。
(三)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 是指 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7
艺术的人文内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主 要 体现在以
下 几 个方面:
知识讲解中的文化理解:在介绍各剧种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等知识 时 ,
注重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与地域文化、民族传统等方面的 联系 ,培养学生的
文化理解能力和 跨 文化 交流 能力。
作品鉴赏中的文化理解:通过鉴赏各剧种的经典唱段,引导学生理解作品
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分析唱段中的故
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排演实践中的文化理解:在排演实践中, 注重 引导学生理解戏曲表演中的
文化元素和艺术特色,通过 模仿 和表演经典唱段,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
艺术表现力。 鼓励 学生将 所 学知识与现实生 活相 结合, 创 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戏
曲作品 或 片段,进一 步 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 承 。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音乐基 础 知识:
高一学生在 初 中 阶 段 已 经 接 受了 系 统的音乐教 育 ,对音乐的基本元素如 旋
8
律 、节 奏 、和 声 、曲式等有了 初步 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也已 经 接触 过多种音乐
类型 , 包括古 典音乐、 流 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对不同音乐风格有一 定 的感知
和 欣 赏能力。
戏剧基 础 知识:
在 初 中的 语 文 课程 中,学生 已 经 接触 并学 习 了一些经典戏剧作品,如《 雷
雨 》、《 茶馆 》等,对戏剧的基本 要 素、剧情结 构 、人物 塑造 等有了 初步 的了
解。 部 分学生可能还 参 与过学 校 的戏剧表演 或 戏剧 社 团 活动 ,对戏剧表演有一
定 的实践经 验 。
中国戏曲 初步 认知:
由于 中国戏曲在中国文化中的 重要 地 位 ,高一学生在 日常 生 活 中 或之前 的
学 习 中可能 已 经 接触 过一些戏曲元素,如 京 剧、 昆 曲等。 尽管 这种 接触 可能 较
为 零碎 和表面, 但 学生 已 经对中国戏曲 产 生了 初步 的 兴趣 和 好奇 。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 要涉 及中国戏曲代表性地方剧种, 包括 秦腔、晋剧、
河北梆子、豫剧、川剧、藏戏、粤剧、潮剧、莆仙戏、梨园戏、歌仔戏、评剧、
9
越剧和黄梅戏等多个剧种。这些剧种各具特色,不仅在唱腔、表演风格上 存 在
差异 ,还蕴含 着 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学生 需要 掌握以下 新 知内容:
剧种特色与代表作品:
学生 需要 了解 每 个剧种的基本特点、形成背景、主 要 表演形式以及代表作
品。 例 如,秦腔的慷慨激昂、晋剧的舒缓对唱、豫剧的刚柔并济等。
戏曲音乐与唱腔:
戏曲音乐 是 戏曲艺术的 重要组 成 部 分,学生 需要 学 习 不同剧种的唱腔特点、
音乐 伴奏 形式以及乐 器 使 用 。 例 如,秦腔的 欢 音和 苦 音、粤剧的梆子和二黄等。
戏曲表演艺术:
戏曲表演 融 合了唱、 念 、 做 、打等多种艺术 手 段,学生 需要 了解戏曲表演
的基本 功 、 身 段 动 作、面 部 表情以及 舞台调度 等。
戏曲文化与历史背景:
每 个戏曲剧种 都承载着 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学生 需要 通过学 习 了
解这些剧种与中国传统文化、民 俗 风情、历史事 件 等方面的 联系 。
(三)学生学 习 能力分析
感知与 欣 赏能力:
10
高一学生 已 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感知能力和 欣 赏能力,能 够区 分不同音乐
风格的特点,并对音乐作品进行 初步 的评 价 和赏析。这为 他们 学 习 中国戏曲提
供 了 良好 的基 础 。
分析与 综 合能力:
随着逻辑思维 和 抽 象 思维 的 发 展,高一学生 已 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分析和 综 合
能力。 他们 能 够 对 复杂 的 信息 进行整理和 归纳 ,形成自 己 的 见 解和 观 点。这有
助于他们 深入理解戏曲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实践与 创新 能力:
高一学生 正处于青春期 , 好奇 心强、 求 知 欲旺盛 ,具有 较 强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 意识。 他们愿 意 尝试新 事物, 敢于 表达自 己 的 想法 和 创 意。这为 他们 在戏
曲表演和音乐 创 作方面的实践提 供 了 动 力和 支持 。
( 四 )学 习障碍突破策略
戏曲知识 碎 片化 问题 :
策略 : 采用 主 题 式教学方 法 ,将不同剧种的教学内容围绕一个中心主 题 进
行 组织 和 呈 现, 帮助 学生形成 系 统化的知识体 系 。 例 如,可以 设计“ 中国戏曲
的地域特色 ” 、 “ 戏曲音乐的多样性 ” 等主 题 ,将 相关 剧种的教学内容整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