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5 音乐与舞蹈 下篇
《第六单元 外国民族民间舞》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容聚焦于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 5 《音乐
与舞蹈》下篇的第六单元《外国民族民间舞》。本单元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
第十一节《舞蹈认知体验(五)》和第十二节《舞蹈排演实践(五)》。在第
十一节中,学生将通过作品鉴赏《大河之舞(选段)》来了解外国民族民间舞
的基本特点,特别是爱尔兰踢踏舞的独特魅力,同时还将学习踢踏舞的基本动
作组合。第十二节则通过作品鉴赏《草裙舞(选段)》引导学生认识夏威夷草
裙舞,了解其起源、分类和特点,并通过排演实践来体验和表现草裙舞的艺术
风格。
(二)单元内容分析
第十一节《舞蹈认知体验(五)》
3
作品鉴赏《大河之舞(选段)》: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大河之舞》选段,使学生了解爱尔兰踢踏舞的历史
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音乐与舞蹈结合方面的独特魅力。
教学内容:介绍《大河之舞》的剧情概要、艺术特点,以及踢踏舞的基本
节奏和动作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爱尔兰踢踏舞的艺术特色,感受其节奏与动作的和谐统一。
教学难点:如何将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紧密结合,表现出踢踏舞的独特韵
律。
知识《外国民族民间舞》: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外国民族民间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拓宽音乐与舞
蹈的艺术视野。
教学内容:介绍外国民族民间舞的种类、特点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
现形式。
教学重点:掌握外国民族民间舞的基本概念,理解其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如何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风格特点进行准确比较和分析。
基本练习《踢踏舞动作组合》:
4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踢踏舞的基本动作组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协
调性。
教学内容:教授踢踏舞的基本步伐、节奏变化及动作组合。
教学重点:掌握踢踏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在保持节奏准确的同时,展现出动作的流畅与力度。
第十二节《舞蹈排演实践(五)》
作品鉴赏《草裙舞(选段)》: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草裙舞》选段,使学生了解夏威夷草裙舞的历史背
景、艺术特点及其在音乐与舞蹈结合方面的独特风格。
教学内容:介绍草裙舞的起源、发展、分类及特点,分析其音乐与舞蹈的
紧密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草裙舞的艺术特色,感受其独特的韵律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如何将草裙舞的动作与音乐节奏完美结合,表现出其独特的艺
术风格。
知识《草裙舞的起源》: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草裙舞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认同感。
5
教学内容:讲述草裙舞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教学重点:掌握草裙舞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将草裙舞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其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进行理
解。
知识《草裙舞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草裙舞的不同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拓宽舞蹈艺术
视野。
教学内容:介绍草裙舞的分类(如徒手而舞、击棍而舞等)及其在不同场
合下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草裙舞的分类标准及其各自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草裙舞并理解其艺术价值。
表演实践:
教学目标:通过排演草裙舞选段,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
力。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排练草裙舞选段,注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统一。
教学重点:掌握草裙舞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
6
教学难点:如何在团队协作中保持动作的整齐划一和节奏的准确。
拓展与探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外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培养自
主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深入了解外国民族民间
舞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探究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和观点。
( 三 )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围绕 外国民族民间舞展 开 ,通过作品鉴赏、知识讲解、
基本练习和表演实践等 环 节,使学生 全 面了解外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和文
化内涵。通过拓展与探究 环 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教学
过程中,注重将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通过节奏、动作和情感的统一表 达 , 提
升 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 审 美情 趣 。
具 体整合思 路 如下:
7
主 题 引 领 :以 “ 外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魅力 ”为 主 题 , 贯穿 整 个 单元的教
学过程。通过作品鉴赏和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风格特
点 ; 通过基本练习和表演实践,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通
过拓展与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外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内容 衔接 :将第十一节和第十二节的内容进行 有机衔接 。在第十一节中,
通过《大河之舞》选段的鉴赏和踢踏舞动作组合的学习, 为 学生 打 下节奏感和
身体协调性的基 础; 在第十二节中,通过《草裙舞》选段的鉴赏和草裙舞的排
演实践,进一步 提升 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两节中的知识讲
解部分进行整合,形成 对 外国民族民间舞 全 面而深入的认识。
实践强化:注重实践 环 节的设计和实 施 。通过基本练习和表演实践等 环 节,
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 ; 通过团队协作和成 果 展 示 等 环 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 问题 、解 决问
题 ,不 断提升 自己的艺术 素 养和 综 合能力。
评 价 反馈 : 建立科 学的 评 价体系和 反馈机制 。通过 课堂 观 察 、作品展 示 、
小 组 讨论 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况 和 存 在的 问题; 通过教 师评 价、学
8
生自 评 和 互评 等方式, 为 学生 提供有针对 性的 指 导和 建议; 通过 反 思和 总 结等
环 节,引导学生不 断改 进和 提升 自己的学习方 法 和表现能力。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 核心素 养
(一) 审 美感知
内涵: 审 美感知是 指对 音乐艺术 听觉 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 素 、表现手
段及独特美感的体验、感 悟 、理解和 把 握。在音乐与舞蹈教学中, 审 美感知主
要表现 为对 舞蹈作品的艺术风格、情感表 达 、动作韵律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
目标:
学生能 够 感知和理解外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韵
律和美感。
学生能 够 通过舞蹈作品的欣赏和表演,体验和理解舞蹈中所 蕴 含的情感和
思 想 内涵。
学生能 够 运用 审 美感知能力, 对 舞蹈作品进行 初 步的 评 价和鉴赏。
实 施策略 :
通过作品鉴赏 环 节,引导学生 仔细 观 察 舞蹈作品的动作、节奏和情感表 达 ,
9
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基本练习和表演实践 环 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使
其能 够更好地 表现舞蹈作品的韵律和美感。
鼓励学生运用 审 美感知能力 对 舞蹈作品进行 初 步的 评 价和鉴赏,培养其艺
术鉴赏能力和 审 美情 趣 。
(二)艺术表现
内涵:艺术表现是 指 通过 歌唱 、演奏、 综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 创等 活 动,
表 达 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音乐与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主
要表现 为 学生能 够 运用舞蹈动作和技巧来表现舞蹈作品的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
目标:
学生能 够 掌握外国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能 够 准确、流畅 地 表现
舞蹈作品。
学生能 够 通过舞蹈表演来表 达 自己的情感和思 想 内涵,展现自己的艺术 个
性和创 造 力。
学生能 够 在团队协作中保持动作的整齐划一和节奏的准确, 共 同完成舞蹈
作品的表演。
10
实 施策略 :
在基本练习 环 节中,注重舞蹈动作和技巧的教学和 训 练,使学生能 够 准确
掌握舞蹈作品的基本要 求 和动作要 领 。
在表演实践 环 节中,鼓励学生大 胆 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 想 内涵,展现自己
的艺术 个 性和创 造 力 ; 同时注重团队协作和成 果 展 示 等 环 节的设计和实 施 ,培
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定 期组织舞蹈比 赛或汇 演等 活 动, 为 学生 提供 展 示 自己 才华 的舞 台 和 机会;
同时注重 评 价和 反馈环 节的设计和实 施 ,及时 给予 学生 有针对 性的 指 导和 建议 。
( 三 )文化理解
内涵:文化理解是 指 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在音乐与舞蹈教学中,文化理解主要表现 为 学生能 够
理解外国民族民间舞所 蕴 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认识其在文化 传承 和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目标:
学生能 够 了解外国民族民间舞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认识其在文化 传承
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