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5音乐与舞蹈 上篇《第四单元 中国古典舞》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2024年12月2412:58:13发布者:gggyyy 20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33247字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5 音乐与舞蹈 上篇

《第四单元 中国古典舞》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以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 5 音乐与舞蹈上篇

《第四单元 中国古典舞》为核心内容。本单元旨在通过舞蹈认知体验与排演实

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掌握其基本动作组合,并通过

作品鉴赏提升对中国古典舞文化内涵的理解。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扇舞丹青》

的作品鉴赏,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练习,男生与女生古典舞动作组合的学习,以

及通过《反弹琵琶伎乐天》(选自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相和歌》(选

自民族舞剧《铜雀伎》第四场)和《粉 · 墨》(选段)等作品的鉴赏与排演实践,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对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的认识。

(二)单元内容分析

3

舞蹈认知体验

作品鉴赏:通过《扇舞丹青》的鉴赏,使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舞与书法艺术

的融合,理解其独特的审美意蕴。

基本练习: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形、步伐和身段,为后续动作组合的

学习打下基础。

动作组合:分别针对男生和女生设计不同的古典舞动作组合,旨在培养学

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舞蹈表现力。

舞蹈排演实践

作品鉴赏与排演:通过《反弹琵琶伎乐天》、《相和歌》和《粉 · 墨》等作

品的鉴赏,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舞蹈特点,并进行排演实践,

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拓展与探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究,

理解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拓展

舞蹈表演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包括丰富的舞蹈表情能力、舞蹈文化素养、

文学和艺术修养,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等。

4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通过历史脉络的梳理,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

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内容围绕“中国古典舞”这一核心主题展开,将舞蹈认知体验、排

演实践与知识拓展有机结合。通过作品鉴赏,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舞的艺术

魅力;通过基本练习和动作组合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通过排演实践,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拓展与探究,增强学生对中国

古典舞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历史发展的认识。整个单元内容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与舞蹈素养。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在本单元教学中,审美感知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作品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5

引导学生通过《扇舞丹青》等作品的鉴赏,感受中国古典舞与书法艺术的

融合之美,体验其独特的审美意蕴。

关注作品的音乐、舞蹈、服装、道具等艺术元素,理解它们如何共同营造

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效果。

动作组合中的审美感悟

在学习古典舞动作组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各部 的协调 动,

感受舞蹈动作的 流畅 性和美感。

鼓励学生通过反 练习和 模仿 悟舞蹈动作的内在 韵律 和审美 规律

排演实践中的审美理解

在排演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 ,通过舞蹈动作

准确地 出作品的艺术内涵和审美 价值

关注舞蹈表演的整体效果,包括队形变化、动作 衔接 、情感传 等方面,

提升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 水平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通过歌 、演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创 等活动,表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教学中,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

6

下几个方面:

动作组合的学习与表现

通过学习男生和女生的古典舞动作组合,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表

现技

鼓励学生大 表现自 ,通过舞蹈动作 准确地 出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艺

风格

排演实践中的艺术

在排演实践中,引导学生 根据 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 达需求 ,进行 造性的

舞蹈 排和表演。

关注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 创新 点和 点,鼓励 们发 挥想象 力和 造力,

提升舞蹈表演的艺术性和 赏性。

团队合作与协调

在排演过程中,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通过 体排练

和相 互配 合,提升整个舞蹈表演的和 谐度 和整体效果。

鼓励学生相 学习和 鉴,共同进步,形 成良好 的团队氛围和合作精神。

(三)文化理解

7

文化理解是指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艺术的人文内涵。在本单元教学中,文化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鉴赏中的文化认知

通过《扇舞丹青》等作品的鉴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历史 源和

文化背

关注作品所反 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内容,理解它

们如何共同 构成 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

舞蹈表演中的文化传

在舞蹈表演中,注 对中国古典舞传统文化的传 弘扬 。通过舞蹈动作

准确 表现和情感传 ,展现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和文化 价值

鼓励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其 方面,如书法、 绘画 戏曲 等,理解它

们之 的内在 联系 和相 影响。

拓展与探究中的文化理解

通过拓展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 究。

了解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和文化特

关注中国古典舞与其 艺术形式的关 ,理解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8

和作 。引导学生以开 的心 包容和理解其 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立平 等的文化 价值观

三、 学情分析

(一) 知内容分析

在高中 段,学生对舞蹈艺术 步的认识和体验。通过之 的音乐与

舞蹈 程学习,学生 已经 掌握了舞蹈的基本元素,如 节奏 、动作、表情等,并

具备了一 的舞蹈 赏和表演能力。 们能 理解舞蹈作为一 艺术形式,能

情感、 讲述故事 ,并在团队合作中展现协调性和 造力。

中国古典舞,学生 有所 接触 ,了解其基本特 风格

能对中国古典舞中的一 些经 典动作和舞蹈 段有一 印象 ,如扇 舞、 长袖

舞等。学生 还可 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 的了解和 兴趣 ,这为中国古典舞的学

习提 良好 的背 知识。

(二)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 点是中国古典舞,旨在通过作品鉴赏和舞蹈排演实践,

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和表演技 。具体内容包括:

舞蹈认知体验:通过作品鉴赏《扇舞丹青》, 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舞的独

9

韵味 和审美特 ,理解舞蹈与音乐、舞蹈与情感的 紧密联系

基本练习:学习古典舞动作组合(男生和女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

手形、步伐和动作要 ,提高身体的 柔韧 性和协调性。

舞蹈排演实践:通过作品鉴赏《反弹琵琶伎乐天》、《相和歌》和《粉 ·

(选段)》, 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在不同舞剧中的表现形式和 风格 特点,并

通过舞蹈排演实践,将所学知识应 用于 表演中,提升舞蹈表演能力和团队

协作能力。

拓展与探究:探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了解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和发展,以及与其 艺术形式的融合与 创新 。通过舞蹈表演应具备的基础能力

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观察 模仿 能力:高中 段的学生具备 强的 观察 模仿 能力,能 够仔细

观察 舞蹈动作和表情,并 尝试模仿 表演。这 能力在舞蹈学习中 要,有

助于 学生 快速 掌握舞蹈动作和 风格

理解与分析能力: 随着 认知 水平 的提高,学生能 够较好地 理解舞蹈作品的

10

主题、情感和艺术特 ,并能 通过分析舞蹈动作、 节奏 和表情等元素,深入

理解舞蹈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合作与 创新 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学生能 够积极参 讨论 和协作,共同

舞蹈作品的排演和表演。 具备一 创新 能力,能 保持 舞蹈

风格 的基础上, 入自 意和 法,使表演 更加 生动和富有感 力。

评价 能力:学生能 对自 的舞蹈表演进行反 评价

进。这 能力有 助于 学生不 提升自 的舞蹈 水平 和艺术表

现力。

(四)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针对舞蹈动作 复杂 性的 策略

分解教学:将 复杂 的舞蹈动作分解 成若干 单的部分, 一进行 解和

示范 学生 步掌握 个部分的要

重复 练习:通过反 练习, 深学生对舞蹈动作的 记忆 和理解,提高动作

准确 性和 流畅 性。

视频辅助 利用视频资料 学生 观看 舞蹈动作的 动作 回放 细节 解析,

帮助他 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动作要

总页数:100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diandahome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