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5音乐与舞蹈 上篇《第二单元 中国汉族民间舞》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2024年12月2412:57:58发布者:gggyyy 25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33203字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5 音乐与舞蹈 上篇

《第二单元 中国汉族民间舞》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聚焦于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 5 音乐与舞蹈上

篇《第二单元 中国汉族民间舞》的教学内容。本单元通过舞蹈认知体验与排演

实践,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汉族民间舞的艺术魅力,掌握基本舞蹈动作与

组合,并能在实践中提升舞蹈编创与表演能力。教学内容涵盖了作品鉴赏、基

本练习、舞蹈排演等多个方面,具体包括:

作品鉴赏:通过鉴赏《春天》、《红绸舞》、《黄土黄》等经典作品,引

导学生感受中国汉族民间舞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基本练习:学习山东鼓子秧歌和云南花灯的基本手形与动作组合,掌握汉

族民间舞的基本舞蹈语汇。

3

舞蹈排演实践:以《红绸舞》和《黄土黄》为蓝本,进行舞蹈排演实践,

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与团队协作能力。

拓展与探究:探究道具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

舞蹈编创,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以中国汉族民间舞为核心,从作品鉴赏入手,逐步过渡到基本

练习与舞蹈排演实践,最后通过拓展与探究环节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

力。整个单元内容设计既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又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旨在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与舞蹈素养。

作品鉴赏:

《春天》:以山东胶州秧歌为素材,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春天的向

往,通过鉴赏该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汉族民间舞的清新与活泼。

《红绸舞》:根据汉族民间秧歌舞中的舞绸动作和传统戏曲元素创作而成,

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鉴赏该作品,学生能够领略

到汉族民间舞的热烈与奔放。

《黄土黄》:以山西晋南花鼓为主要动作素材编排的大型汉族民间舞蹈,

4

抒发了中国北方农民质朴、遒劲、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通过鉴赏该作品,学

生能够体会到汉族民间舞的深沉与厚重。

基本练习:

山东鼓子秧歌动作组合:包括持鼓基本手形、大起步、海底捞月等动作,

通过练习这些动作,学生能够掌握汉族民间舞中鼓类道具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舞

蹈语汇。

云南花灯动作组合:包括持巾、花指握扇等基本手形,以及吸腿叉腰小崴

跳颠步、撩腿 崴跳颠步等动作,通过练习这些动作,学生能够领略到汉族民

间舞的 美与 灵巧

舞蹈排演实践:

以《红绸舞》和《黄土黄》为蓝本进行舞蹈排演实践,不 能够提升学生

的舞蹈表演能力, 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 荣誉 感。

在排演过 中,注重舞蹈动作的 规范 性和舞蹈情感的表 ,使学生能够在

实践中深入 解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

拓展与探究:

探究道具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道具在舞蹈表

5

演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 尝试将 道具 自己 的舞蹈编创中。

通过舞蹈编创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们对舞蹈艺

术的热 和探 索欲

)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内容以舞蹈为核心, 作品鉴赏、基本练习、舞蹈排演实践与拓展

探究 有机结 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 整的教学体系。通过作品鉴赏,学生能够

步了解汉族民间舞的艺术风格和特 点; 通过基本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汉族民

间舞的基本舞蹈语汇 通过舞蹈排演实践,学生能够提升舞蹈表演能力和团队

协作能力 通过拓展探究,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 个环节

互衔接 相互促 进, 共同构 成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 中, 注重 理论 与实践 相结 合,引导学生通过 亲身 体验和

际操 作来深化对舞蹈艺术的 解。 还将 注重培养学生的 美情

素养,使 们能够在 赏和表演舞蹈的过 中感受到中 华文 化的 大精深和独

特魅力。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6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根据《 通高中音乐 课程标准 2017 2020 )》,本次大单

元教学设计 将围绕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的 个方面展 美感知、艺术表现和

解。

(一) 美感知

美感知 指对音乐艺术 听觉 特性、表现形 、表现要素、表现手 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 解和 握。在本单元教学中, 通过作品鉴赏和

舞蹈表演等环节,引导学生感受汉族民间舞的独特魅力,培养 们的 美情

美能力。

体验音乐与舞蹈的 听觉 视觉 美感:

在作品鉴赏环节,通过 放《春天》、《红绸舞》、《黄土黄》等经典作

品,让学生感受汉族民间舞的音乐节 旋律 美感以及舞蹈动作的 视觉冲击 力。

引导学生 注舞蹈作品中的音乐与舞蹈的 解音乐 如何 为舞蹈

造氛围 增强 表现力。

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

在鉴赏过 中,引导学生分析舞蹈作品的主 、情感表 和艺术风格,

7

助他 们深入 解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

通过 讨论 交流 ,鼓励学生分 享自己 的感 和体会,培养 们的 美感

能力。

解舞蹈表现要素和手

在基本练习和舞蹈排演实践环节,引导学生 注舞蹈动作的节 、力

速度 等表现要素,以及道具、 服装 等表现手 用。

通过实践 作,让学生 亲身 体验舞蹈表现要素和手 对舞蹈作品艺术 效果

影响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 指通过歌 、演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活动,表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教学中, 通过舞蹈排演实

践和拓展探究等环节,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掌握舞蹈基本动作与组合:

在基本练习环节,通过分解 示范 和逐步练习的方 ,让学生掌握山东鼓子

秧歌和云南花灯的基本动作与组合。

鼓励学生 反复 练习, 到能够 练掌握并 流畅 表演这些基本动作与组合。

8

提升舞蹈表演能力:

在舞蹈排演实践环节,以《红绸舞》和《黄土黄》为蓝本进行舞蹈排演,

注重舞蹈动作的 规范 性和舞蹈情感的表

通过 体排练和个 指导 相结 合的方 帮助 学生提升舞蹈表演能力,使

们能够在舞 自信地 示自己 的舞蹈 才华

培养艺术表现力和创新思维:

在拓展探究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舞蹈编创实践, 尝试将所 学的基本动作与

组合 自己 的作品中。

引导学生 注舞蹈作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培养 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

思维。

指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解不 同文 化语 中音乐

艺术的人 内涵。在本单元教学中, 通过作品鉴赏和拓展探究等环节,

引导学生了解汉族民间舞的 背景 和艺术特 ,培养 们的 解能力和

自信

了解汉族民间舞的 背景

9

在作品鉴赏环节,通过 介绍 《春天》、《红绸舞》、《黄土黄》等作品的

背景 和创作过 ,让学生了解汉族民间舞的 历史渊源 化传

引导学生 注舞蹈作品中 所蕴含 化元素和 象征意义 帮助他 们深入

解汉族民间舞的 化内涵。

探究汉族民间舞的艺术特

通过分析汉族民间舞的音乐节 、舞蹈动作、 服装 道具等方面的特 ,引

导学生探究 艺术特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 作和 亲身 体验来感受汉族民间舞的独特魅力, 深对

艺术特 解。

培养 自信 重多 样文 化的 态度

在教学过 中,注重培养学生的 自信 重多 样文 化的 态度 。引导学

生认识到汉族民间舞 民族 优秀 传统 化的重要组成 分, 增强他 们的民

自豪 感和 化认 感。

鼓励学生 世界其他 和民族的舞蹈 化,培养 重多 样文 化的 态度

开阔 的国 际视野

学情分析

10

(一) 知内容分析

高中 阶段 的学生在音乐与舞蹈领 域已 积累 了一 的基 知识与 能。通

之前 的音乐学习, 们能够 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如旋律 、节 、和 等,

并具 的音乐 赏能力。在舞蹈方面,学生 已接触 单的舞蹈动作

和节 奏训 练,对舞蹈的基本步 体语 言有初 步的认识。通过 历史

的学习,学生对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 背景 历史 发展 也有 了一 的了解。

具体来 ,学生在音乐 课堂 经学习过不 风格的音乐作品,包括

音乐、民族音乐和现 音乐等,能够 赏并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和表现手法。

在舞蹈方面,学生 与过学 的舞蹈活动 或兴趣 小组,对舞蹈的基本

和表现力 的实践经验。这些 已有 的知识和 能为本次大单元《中国汉

族民间舞》的学习 奠定 好的基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中国汉族民间舞》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舞蹈认知体验与排演实践

个方面,旨在通过作品鉴赏、基本练习和表演实践,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汉族

民间舞蹈的艺术特 化内涵。具体的新知内容包括:

总页数:96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diandahome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