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4 音乐编创 下篇
《第七单元 伴奏编配基础》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来自于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 4 音乐编创下篇
《第七单元 伴奏编配基础》,该单元主要围绕伴奏编配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展开,
涵盖了音乐织体、和声基础、钢琴伴奏织体以及伴奏模块的搭建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为旋律编配伴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升音乐
创作的实践能力,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二)单元内容分析
音乐织体:音乐织体是音乐的基本构成元素之一,它决定了音乐作品的音
响效果和听觉感受。本单元将介绍单声织体、主调织体、复调织体以及综合织
体等不同类型的音乐织体,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织体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和特点。
3
和声基础:和声是音乐编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丰富音乐的表现
力、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本单元将讲解和弦构成、和弦连接、和
声功能以及和声进行等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和声编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钢琴伴奏织体:钢琴伴奏织体是钢琴伴奏编配中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伴
奏的音响效果和音乐风格。本单元将介绍分解和弦、音型化块状和弦、合唱式
织体、对位织体以及长音与琶音和弦衬托等五种基本的钢琴伴奏织体,并通过
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织体在实际伴奏中的应用。
伴奏模块的搭建:伴奏模块的搭建是伴奏编配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伴奏
的整体布局和层次安排。本单元将讲解主干模块、填充模块、中断模块、前奏
与间奏模块以及结尾模块等五类基本功能模块,并通过创作示例《同一首歌》
和编创实践《鼓浪屿之波》,使学生掌握伴奏模块搭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内容整合将以“伴奏编配基础”为核心,围绕音乐织体、和声基
础、钢琴伴奏织体以及伴奏模块的搭建四个方面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将注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创作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全面掌
4
握伴奏编配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
文化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创作水平。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审美感知的培养将贯
穿始终。
音乐织体的审美感知:通过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织体,引导学生感受不同
织体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和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织体美感的体验和理解。
和声的审美感知:通过讲解和弦构成、和弦连接、和声功能以及和声进行
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感受和声在音乐表现中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培养学生对
和声美感的体验和理解。
钢琴伴奏织体的审美感知:通过介绍五种基本的钢琴伴奏织体,并通过实
例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织体在钢琴伴奏中的应用效果和音乐风格,培养学
生对钢琴伴奏织体美感的体验和理解。
5
伴奏模块的审美感知:通过讲解伴奏模块的搭建方法和创作示例,引导学
生感受伴奏的整体布局和层次安排对音乐作品美感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伴奏模
块美感的体验和理解。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通过歌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活动,表达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艺术表现的培养将主
要体现在伴奏编配的创作实践中。
伴奏编配的实践操作:通过具体的创作实践,如为旋律编配伴奏、搭建伴
奏模块等,使学生掌握伴奏编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创作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尝试运用不同的音乐织体、和声和伴奏织体进行编配,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精 神 。
作品展示与 评价 :通过作品展示和 评价 环节,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艺术表现
方面的 优 点和不 足 , 激 发学生的艺术表现 欲望 和自 信 心, 促 进学生在艺术表现
方面的不断进 步 。
6
(三)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指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艺术的人文内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文化理解的培养将主要体现在对音乐作
品文化内涵的 挖掘 和 阐释上 。
音乐作品的文化 背景 :在介绍创作示例和编创实践 时 ,注重 挖掘 音乐作品
的文化 背景 和 历史渊源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在不同文化 语境 中的 意义 和 价
值 。
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 阐释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
作品中 所蕴含 的文化元素和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 跨 文化 交流 能
力。
音乐创作中的文化元素:在创作实践中,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文化元
素进行音乐创作,如 民族 音乐元素、 西 方 古典 音乐元素等,使学生了解不同文
化在音乐创作中的影响和 融 合。
本单元的教学 设计 将 紧密 围绕《 普 通高中音乐 课 程 标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中提 出 的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展开,通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
7
理解三个方面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作水平。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高一学生 经 过 义务 教 育阶 段的学习, 已经积累 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在之前的音乐 课 程中, 他们 可能 已经 接 触 过 简 单的旋律创作、和声 初
步 知识以及基础的 键盘 乐 器 演奏。在 初 中 阶 段,学生 们 通 常 学习了音乐 鉴赏 、
基础乐理和 简易 乐 器 演奏,对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有了一定
的 认 知和理解。 他们也 可能通过 课外 音乐活动或 兴趣小组 ,对歌 词 创作和 简 单
的伴奏编配有 初步 的了解和实践 经 验。
在必修 4 音乐编创 上 篇《第五单元 歌 词 》的学习中,学生 们已经 掌握了歌
词 的基本特点、歌 词 与 诗 歌的 关系 、歌 词 的 选择 以及歌 词 的合 辙押韵 等基本知
识。 他们 学 会 了如 何根据 旋律编创歌 词 ,并理解了歌 词 在音乐作品中的重要性
及 其 艺术 价值 。 这些 知识和技能为接下来学习伴奏编配基础 奠 定了 坚 实的基础。
(二)新知内容分析
《第七单元 伴奏编配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 包括 音乐织体、和声基础、钢
8
琴伴奏织体以及伴奏模块的搭建等核心内容。 这些 知识点是音乐编创中不可或
缺的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 意义 。
音乐织体:学生 需 要理解单声织体、主调织体、复调织体和综合织体四种
基本类型,并能 够 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织体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这 将有助于 他
们更好地 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和音响效果。
和声基础:和声是创作多声部音乐的基础,学生 需 要掌握和弦构成、和弦
连接、和声功能以及和声进行等基本 概念 和技巧。 这 将为 他们后续 进行伴奏编
配提 供 必要的理论 支撑 。
钢琴伴奏织体:学生将学习分解和弦、音型化块状和弦、合唱式织体、对
位织体以及长音与琶音和弦衬托等五种基本的钢琴伴奏织体形 态 。通过实践练
习, 他们 将能 够灵 活运用 这些 织体为旋律编 写 伴奏。
伴奏模块的搭建:学生 需 要了解伴奏模块的基本构成, 包括 主干模块、填
充模块、中断模块、前奏与间奏模块以及结尾模块等。通过具体 案 例的分析和
创作实践, 他们 将学 会 如 何 合理搭建伴奏 框架 ,使伴奏与旋律相 得益彰 。
本单元 还包含 了创作示例《同一首歌》和编创实践《鼓浪屿之波》, 这些
9
实例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 他们 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实际操作
水平。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一学生具有 较 强的学习能力和 好奇 心, 他们 对新 鲜事物 充 满兴趣 , 愿意
尝试和 探索未 知 领域 。在音乐学习方面, 他们已经 具 备 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能 够 独 立完 成一 些简 单的音乐创作 任务 。 他们也 具 备 了一定的自
主学习能力和合作 意 识,能 够 在教 师 的引导下进行 小组 合作学习和 探究 性学习。
对于伴奏编配 这 一相对复 杂且专业 性 较 强的内容来 说 ,学生 们 可能 会 感到
一定的 困难 和 挑战 。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需 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践操作
的结合,通过具体 案 例的分析和创作实践来帮助学生 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相 关 知
识和技能。
由 于 每 个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 存 在 差异 ,教 师 在教学过程中 还需 要
关 注学生的个体 差异 , 采取因材施 教的教学 策略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 供 个性
化的指导和帮助。
(四)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10
针 对学生在学习《第七单元 伴奏编配基础》过程中可能 遇 到的学习 障碍 ,
教 师 可以 采取 以下 突破策略 :
强化基础知识讲解:对于音乐织体、和声基础等理论知识,教 师 可以通过
生动的实例和 直观 的 图 表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抽 象的 概念 和原理。教 师 可
以 设计 一 些互 动环节,如提 问 、 讨 论等,以 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主动性。
注重实践操作 训 练:伴奏编配是一 门 实践性 很 强的学 科 , 因此 教 师需 要注
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训 练。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 可以安排 大量 的练习 曲目 , 让 学
生在实践中掌握伴奏编配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教 师还 可以 组 织学生进行 小组 合
作学习和展示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水平。
分层教学与个 别辅 导: 针 对学生的个体 差异 ,教 师 可以 采取 分层教学的 策
略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 供 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基础 较弱 的学生,教 师
可以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 巩固 练习 ; 对于基础 较好 的学生,教 师 可以引导 他
们 进行 更 高层次的创作实践和 研究 性学习。教 师还 可以 利 用 课余时 间对个 别 学
生进行 辅 导和 答疑 解 惑 。
利 用现 代信息 技术手段:现 代信息 技术手段为音乐教学提 供 了 更 加 便捷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