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3 演奏 下篇(吉
他)《第三单元 初级演奏训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
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主题是“初级演奏训练”,选用了 2019 版人音版
高中音乐必修 3 演奏下篇(吉他)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左手指位与右手节奏练习、基础和弦练习。
左手指位与右手节奏练习:
左手指位: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吉他演奏中的基本指位技巧,学会
在不同品位上使用正确的手指按弦,确保音准和音色。
右手节奏:右手节奏的练习强调拨弦的方法和节奏感的培养,通过不同的
拨弦方式(手指拨奏和拨片拨奏)和节奏型,使学生能够演奏出丰富的音乐效
果。
作品鉴赏:通过鉴赏《彝族舞曲》,让学生了解吉他在表现民族音乐方面
3
的独特魅力,体会作品所蕴含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内涵。
基础和弦练习:
和弦指法图: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 C 大调、 a 小调的和弦指法,特别
是 F 和弦的大横按指法,为后续的演奏和编配打下基础。
分解和弦与扫弦:通过分解和弦和扫弦的练习,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的和弦
演奏技巧,增强和弦转换的熟练度和音乐表现力。
切音技巧:切音是吉他演奏中的一项重要技巧,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学会
如何在演奏中有效地控制音符的延续和停顿,丰富演奏的层次感。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吉他演奏的基础技巧展开,旨在通过系统的练习和
实践,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音乐素养。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左手指位与右手节奏练习:
教学重点:左手指位的准确性和右手节奏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左手指位的灵活转换和右手节奏的精准控制。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左手指位和右手节奏的基本技巧,能够准确
演奏《彝族舞曲》中的相关段落。
4
基础和弦练习:
教学重点:和弦指法的正确性和和弦转换的流畅性。
教学难点: F 和弦的大横按指法和和弦与和弦之间的无缝转换。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C 大调、 a 小调的和弦指法,能够流畅地进
行和弦转换,并能够运用分解和弦和扫弦技巧进行演奏。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逻辑上紧密相连,从左手指位与右手节奏的基础练习,
到和弦指法与演奏技巧的进阶学习,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通过整
合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既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又强调音乐表现力培养
的大单元教学框架。
基础技能训练:
左手指位与右手节奏的练习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手指灵活性和节奏感基础。
和弦指法的练习则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手指协调能力和音乐组织能力。
音乐表现力培养:
通过作品鉴赏《彝族舞曲》,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吉他在表现民族音乐方
面的独特魅力,还能够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5
分解和弦与扫弦的练习则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同时,学会了如何运用
这些技巧来表达音乐情感和塑造音乐形象。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通过大 量 的演奏实践和作品
鉴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 知识 的同时, 也 能够 将 这些 知识 运用到实 际 演奏中 去 。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 核心 素养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紧密围绕《 普 通高中音乐 课程 标准(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提出的高中音乐 核心 素养展开,具体 包括审美 感 知 、 艺术 表现和文
化理解三个方面。
(一) 审美 感 知
审美 感 知 是指对音乐 艺术听觉 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 及 独
特 美 感的体 验 、感 悟 、理解和 把 握。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审美 感 知 的培养主要
体现在以下 几 个方面:
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通过鉴赏《彝族舞曲》, 引导 学生感受作品所蕴含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内涵,
6
体 验 吉他在表现民族音乐方面的独特魅力。
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 旋律 特点和节奏型,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 审
美 鉴赏能力。
演奏技巧的实践与体 验 :
在左手指位与右手节奏的练习中,通过 反复 实践,使学生 逐 步体会不同指
位和节奏型对音乐 美 感的 影响 。
在和弦练习中,通过分解和弦和扫弦的实践,让学生感受和弦转换和演奏
技巧对音乐表现力的作用。
音乐情感的感 知 与表达:
引导 学生通过演奏实践, 将 个人情感 融入 到音乐中 去 ,体 验 音乐表达情感
的独特方式。
鼓励 学生分 享自己 的演奏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 知 能力
和表达能力。
(二) 艺术 表现
艺术 表现是指通过 歌唱 、演奏、 综 合 艺术 表演和音乐编 创等 活 动 ,表达音
乐 艺术美 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艺术 表现的培养主要
7
体现在以下 几 个方面:
演奏技巧的训练与提升:
通过左手指位与右手节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节奏感,为演
奏技巧的提升打下基础。
通过和弦指法的练习和分解和弦、扫弦的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
巧,并能够流畅地进行和弦转换。
音乐作品的演奏与表现: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演奏《彝族舞曲》中的相关段落,注 意 音乐的 速 度、力
度和表情 变 化,提升音乐表现力。
鼓励 学生 尝试 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和风 格 来演 绎 作品,培养音乐 创 造力和
个性化表达能力。
舞 台 表演的实践与 锻炼 :
组织学生进行 课堂 演奏展 示或 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在实践中 锻炼 舞 台 表演
能力,提升 自信心 和表现力。
引导 学生学会如何与 观众互动 ,如何通过演奏来 传 达音乐情感和塑造音乐
形象。
8
(三)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指通过音乐感 知 和 艺术 表现 等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艺术 的人文内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文化理解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 个方
面:
民族音乐文化的 传承 与 弘扬 :
通过鉴赏《彝族舞曲》,让学生了解彝族音乐的风 格 和特点,感受民族音
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引导 学生 思考 如何 将 民族音乐元素 融入 到 自己 的演奏中 去 ,为 传承 和 弘扬
民族音乐文化 做 出 贡献 。
多 元文化 视野 的 拓 展与提升:
在教学过 程 中, 适当引入其 他 国家 和地 区 的音乐作品和演奏风 格 , 拓宽 学
生的音乐 视野 。
鼓励 学生分 享自己 对不同文化 背景 下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
跨 文化 交 流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音乐与 社 会生活的 联 系与 融 合:
引导 学生 思考 音乐与 社 会生活之间的 联 系,了解音乐在文化 传承 、情感表
9
达和 社 会 交往等 方面的作用。
鼓励 学生关注 社 会生活中的音乐现象和音乐活 动 , 积极参 与音乐 创 作和表
演实践,为 社 会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 做 出 贡献 。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知 内容分析
在高中阶段,学生 已经完 成了 义务 教 育 阶段的音乐学习,具 备 了一定的音
乐基础 知识 和基本技能。在之 前 的音乐学习中,学生可能 已经接触 过吉他 或其
他弦乐 器 ,了解了基本的音乐理论 知识 ,如音符、节奏、音阶 等 。学生 也 可能
参 与过一些音乐实践活 动 ,如合 唱 、乐 器 演奏 等 ,对音乐 艺术 有了一定的感 知
和理解。
对 于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定的吉他演奏基础,能够 识读
简 单的乐 谱 ,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如 持琴姿势 、右手拨弦方法 等 。学
生还对音乐作品的风 格 、结构和表现手法有了一定的 认识 ,能够通过 聆听 和分
析,初步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 意境 。
(二) 新知 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吉他的初级演奏训练展开,具体 包括 左手指位
10
与右手节奏的练习、基础和弦的练习以 及 作品鉴赏与演奏实践。这些内容对 于
学生来 说 ,既是 新知 的 拓 展, 也 是 已 有 知识 的 深 化和 应 用。
左手指位与右手节奏练习:学生 将 学习左手指位的正确按弦方法, 包括 按
弦的位 置 、力度和手指的独 立 性 等 。学生还 将 掌握右手节奏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手指拨奏和拨片拨奏,以 及 不同时 值 音符的节奏组合。这部分内容 将帮助 学
生提高吉他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基础和弦练习:学生 将 学习 C 大调、 a 小调的和弦指法图,掌握分解和弦
与扫弦的演奏方法。和弦的运用是吉他演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弦,
学生能够为 歌 曲 或 乐曲进行 伴 奏,丰富演奏的表现力。
作品鉴赏与演奏实践:学生 将 鉴赏《彝族舞曲》这 首 具有 浓郁 民族风 格 的
音乐作品,了解 其创 作 背景 和音乐特点。学生还 将 通过演奏实践, 将 所学 知识
应 用到实 际 演奏中,提升吉他演奏的技 艺 和表现力。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中生 处于青春期 ,具有 较 强的求 知欲 和 好奇心 ,对 新鲜事物充满 兴趣。
他们 也 具 备 了一定的 自 主学习能力和合作 探究 能力,能够在教 师 的 引导 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