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3 演奏 下篇(吉
他)《第七单元 重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 3 演奏下篇(吉他)
《第七单元 重奏》中的第十一节《吉他的重奏练习》,重点围绕作品《寂静之
声》展开教学。该单元旨在通过吉他的重奏练习,提高学生的吉他演奏技巧,
增强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寂静之声》是一首经典的二重唱作品,由保罗 · 西蒙创作,原唱为保罗 ·
西蒙和加芬克尔。该作品旋律舒缓细腻,情感深沉,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
艺术感染力。通过这首作品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吉他的重奏技巧,还能
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二)单元内容分析
3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作品鉴赏:通过聆听和分析《寂静之声》,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旋律、节
奏、和声等音乐要素,感受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重奏知识:介绍重奏的概念、种类以及吉他重奏的特点和要求,使学生了
解重奏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性。
演奏实践:通过具体的演奏练习,让学生掌握吉他的重奏技巧,包括声部
协调、节奏把握、音量控制等方面。
团队协作:在重奏练习中,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和默契配合,培养学
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单元内容整合
为了有效实施本单元的教学,需要将以上各部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具体
整合思路如下:
作品鉴赏与重奏知识相结合:在介绍重奏知识的同时,通过作品鉴赏来加
深学生对重奏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寂静之声》的赏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
音乐要素和表现特点,进而理解重奏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和意义。
演奏实践与团队协作相融合:在演奏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
4
默契配合能力。通过分组练习和集体演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声部协调、
节奏把握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文化理解与审美感知相促进:通过作品鉴赏和演奏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结合作品的历史背
景和文化环境,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音乐艺术的听觉特性:通过聆听《寂静之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
节奏、和声等听觉特性,体验音乐的美感。
音乐表现形式的理解: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如二重唱、吉他重奏等,理
解不同形式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音乐表现要素的把握: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音乐表现要素,如旋律的起伏、
节奏的变化、和声的丰富等,提升对音乐美感的感悟能力。
音乐情感的共鸣:通过作品鉴赏和演奏实践,让学生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
感,与音乐产生共鸣,提升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5
(二)艺术表现
音乐表现技能的掌握:通过吉他的重奏练习,让学生掌握吉他的演奏技巧,
如指法、节奏、音量控制等,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声部协调与配合:在重奏练习中,注重声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培养学生
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音乐创造力的激发:鼓励学生尝试对作品进行改编或创作,发挥音乐创造
力,表达个人情感和思 想 。
音乐表演的实践:通过集体演奏、音乐 会 等形式,为学生提 供 展 示 音乐 才
能的 平台 ,增强艺术表现的 自信 心和表现力。
(三)文化理解
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介绍《寂静之声》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环境,让学生
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 代 特 征 。
多元文化的体验与尊重:通过作品鉴赏和演奏实践,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音乐与 社会 生 活 的 联系 :分析音乐作品与 社会 生 活 的 关系 ,理解音乐在 反
映社会 现实、表达人 民 心声方面的作用。
6
音乐文化的 传承 与发展:引导学生 关 注音乐文化的 传承 与发展,了解音乐
文化的历史 脉络 和发展 趋势 ,增强文化 自信 和文化 自 觉。
通过以上对《 普 通高中音乐 课程标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的分
解, 我们可 以 更 加 明确 本单元的教学 目标 和核心素养要求,为 接 下来的教学 设
计 提 供 有力 支持 。在 接 下来的教学 设计 中, 我们 将围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
文化理解三个 维度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 况 ,制 定详 细的教学 计
划 和教学 策略 。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高中 阶段 ,学生 已 经 完成 了义 务 教 育阶段 的音乐学习,对音乐的 基 本理
论 知识、音乐鉴赏能力和 初步 的演奏技能有了一 定 的 基础 。特 别 是在必修音乐
课程 中,学生 已 经学习了音乐鉴赏、 歌 唱、演奏等 模块 ,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素
养和实践能力。对 于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 吉他的重奏练习,学生 已 经具 备 以
下 已 知内容:
音乐 基础 知识:学生能够识 别常见 的音乐 符号 ,理解音乐节奏、旋律和和
7
声的 基 本概念,具 备基 本的音乐理 论 知识。
乐 器 演奏 基础 :学生在之 前 的 课程 中 已 经 接触 过吉他或 其 他乐 器 的演奏,
掌握了一 些基 本的演奏技巧,如 持琴姿势 、指法 运 用等。
合奏经验:在学 校 的音乐 活动 中,学生 可 能 参 与过合唱、合奏等集体音乐
表演,对合作演奏有了一 定 的 认 识和体验。
音乐鉴赏能力:通过之 前 的音乐鉴赏 课程 ,学生能够 欣 赏和理解不同风格
的音乐作品,对音乐作品有一 定 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吉他的重奏练习,特 别 是以《寂静之声》这首作品为
例 进行重奏实践。 新 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重奏知识:学生需要了解重奏的 基 本概念, 即每 个声部 均 由一 件 乐 器承担
的多声部 器 乐演奏形式。学生还需要掌握重奏的演奏技巧和合作方法,如声部
间的配合、节奏的协调等。
《寂静之声》作品分析: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寂静之声》这首作品的创作
背景、音乐风格、 曲 式结 构 等,以 便更好地 理解和演 绎 这首作品。
吉他演奏技巧:在重奏练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 些 特 定 的吉他演奏技巧,
8
如和 弦转换 、 拨弦 力 度 控制、 滑 音、 颤 音等,以 更好地 表现作品的情感和风格。
合作与协调能力:重奏练习强调声部间的协调和合作,学生需要学 会倾 听
他人演奏,及时调整 自己 的演奏,以达 到 整体和 谐 的效 果 。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根据 学生的 已 知内容和 新 知内容, 可 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以下分析:
音乐理 论 理解能力:学生 已 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理 论 知识,能够理解音乐
符号 和节奏,这为学习重奏知识和分析《寂静之声》作品 奠定 了 基础 。
乐 器 演奏技能:学生在之 前 的 课程 中 已 经 接触 过吉他或 其 他乐 器 的演奏,
掌握了一 些基 本的演奏技巧,这为学习吉他重奏提 供 了技能 基础 。
合作与协调能力: 虽然 学生在之 前 的音乐 活动 中 可 能 参 与过合唱、合奏等
集体音乐表演, 但 重奏对声部间的协调和合作要求 更 高,需要学生具 备较 强的
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自 主学习能力:高中生 已 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 自 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 查阅资
料 、 观看 视 频 等方式 自 主学习 新 知识和技能。
( 四 )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针 对学生在学习过 程 中 可 能 遇到 的学习 障碍 , 可 以 采取 以下 突破策略 :
9
加强重奏知识 讲 解与 示范
策略描述 :在 课堂 上,教 师可 以通过 讲 解和 示范 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重奏
的 基 本概念、演奏技巧和合作方法。教 师可 以 邀请专业 的重奏乐队进行现 场 表
演,让学生 直观地 感受重奏的 魅 力。
实施方式: 利 用多 媒 体教学 资源 ,展 示 重奏演奏的视 频 和 图片 ,结合教 师
的 讲 解和 示范 , 帮助 学生理解重奏的知识和技巧。组 织 学生进行 小 组 讨论 ,分
享自己 对重奏的理解和感受。
深入分析《寂静之声》作品
策略描述 :通过深入分析《寂静之声》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 曲 式结 构
等, 帮助 学生 更好地 理解和演 绎 这首作品。教 师可 以引导学生 从 作品的旋律、
和声、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 探讨 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实施方式: 播放 《寂静之声》的原唱和吉他重奏版本,引导学生对 比 分析
不同版本的演 绎 方式和特点。组 织 学生进行 小 组 讨论 ,分 享自己 对作品的理解
和感受, 探讨 如 何更好地 演 绎 这首作品。
强化吉他演奏技巧 训 练
策略描述 : 针 对学生在吉他演奏技巧方面 可 能 存 在的不 足 ,教 师可 以 设计
10
专门 的 训 练 计划 ,强化学生的和 弦转换 、 拨弦 力 度 控制、 滑 音、 颤 音等技巧。
教 师可 以鼓励学生多进行 自 主练习,提高演奏技能。
实施方式:在 课堂 上,教 师可 以 安排 时间让学生进行吉他演奏技巧的 专项
训 练,如和 弦转换 练习、 拨弦 力 度 控制练习等。教 师可 以 布置课后 作 业 ,要求
学生 自 主练习特 定 的演奏技巧, 并 在下节 课 上进行展 示 和点 评 。
培养合作与协调能力
策略描述 :重奏练习强调声部间的协调和合作,教 师可 以通过组 织 分组练
习、 模拟 演 出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教 师可 以鼓励学生多 参 加
学 校 的音乐 活动 , 积累 合作演奏的经验。
实施方式:将学生分 成若干小 组, 每 组分配不同的声部进行练习。在练习
过 程 中,教 师可 以 巡回 指导, 帮助 学生解 决 合作中 遇到 的 问题 。 定期 组 织模拟
演 出活动 ,让学生在实际表演中 锻炼 合作与协调能力。鼓励学生 参 加学 校 的音
乐 会 、音乐节等 活动 , 积累 合作演奏的经验。
提 供 个性化学习 支持
策略描述 : 针 对学生在学习过 程 中 可 能 存 在的个体 差异 ,教 师可 以提 供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