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3 演奏 上篇(乐
队)《第二单元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大单元整体教
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展开,涵盖了乐队常识、
作品鉴赏、各类乐器简介及其演奏技巧等多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民族
管弦乐队的形成与发展、乐队的位置排列、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
拉弦乐器的介绍,以及代表性作品《丰收锣鼓》的鉴赏与分析。还包含了拓展
与探究部分,如排演实践《小花鼓》和《梅花三弄》等曲目。
(二)单元内容分析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常识:
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代音乐中的地位。
阐述乐队的基本构成,包括吹、弹、拉、打四个声部,以及大、中、小三
种类型乐队的编制。
3
分析乐队的位置排列及其影响因素,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排列方式的利弊。
作品鉴赏《丰收锣鼓》:
通过对《丰收锣鼓》的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民族管弦乐队的独特魅力,理
解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及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的结构布局,包括引子、主题、过渡句、锣鼓段等部分,以及各
部分所使用的乐器和演奏技巧。
各类乐器简介及演奏技巧:
分别介绍吹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笙等)、弹拨乐器(如琵琶、扬琴、
阮等)、打击乐器(如大鼓、小锣、云锣等)、拉弦乐器(如二胡、高胡、中
胡等)的主要特点和代表性演奏技巧。
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各类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乐表现特点。
拓展与探究:
安排排演实践《小花鼓》和《梅花三弄》等曲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
民族管弦乐队的理解和掌握。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族
管弦乐队的相关知识。
4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整合遵循以下原则:
循序渐进:从乐队常识入手,逐步深入到作品鉴赏、乐器介绍及演奏技巧
等方面,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安排丰富的实践活动,如作品
鉴赏、乐器演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多元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演示、讨论、实践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跨学科融合:结合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欣
赏民族管弦乐队及其作品。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相关知识,
掌握各类乐器的演奏技巧,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音乐审美体验:
5
通过鉴赏《丰收锣鼓》等民族管弦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
表达和艺术魅力,培养对音乐美的感知和体验能力。
在乐器介绍和演奏技巧讲解过程中, 注重 引导学生关 注 乐器的音 色 、音 质
等审美特 征 ,提升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音乐审美理解:
分析《丰收锣鼓》等作品的结构布局、音乐风格及表现手法,帮助学生理
解音乐作品的创作 意图 和艺术特点。
通过对各类乐器演奏技巧的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表现手段与音
乐情感表达 之间 的关 系 。
音乐审美 评价 :
鼓励学生积极 参 与 课堂 讨论和音乐鉴赏活动,表达自 己 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和 看 法,培养音乐审美 评价 能力。
在排演实践中,引导学生对自 己 和 他人 的演奏进行 评价 和 反思 ,提升音乐
审美 评价水平 。
(二)艺术表现
音乐技能掌握:
6
通过乐器介绍和演奏技巧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各类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提升音乐技能 水平 。
在排演实践中, 注重 对学生演奏技能的 指 导和 训练 ,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
和表现能力。
音乐艺术实践:
安排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如作品鉴赏、乐器演奏、合奏排 练 等,让学生
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力。
鼓励学生积极 参 与 课外 音乐活动和 社会 音乐实践,拓 宽 音乐 视野 ,提升音
乐艺术实践能力。
音乐艺术创 造 :
在拓展与探究部分,引导学生 尝试 创作 或改 编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音乐
艺术创 造 能力。
通过小 组 合作和 集 体创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 造 力和 想象 力, 促 进音乐
艺术的创 新 和发展。
(三)文化理解
音乐与文化关 联 :
7
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文化
之间 的 密切 关 系 。
分析《丰收锣鼓》等作品所 蕴 含的文化内涵和地 域 特 色 ,帮助学生理解音
乐作品与文化 传统之间 的 联系 。
音乐文化 认 知:
通过对各类乐器及其演奏技巧的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乐器所代
表的文化 意义 和 象征价值 。
结合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所 反映 的 时 代背
景和文化特 征 。
音乐文化 传承 :
鼓励学生积极 参 与民族音乐的 传承 和 推广 活动,如 参 加民族音乐 会 、学习
民族乐器等, 为传承 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贡献 力 量 。
在教学中 注重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 觉 和文化自 信 ,引导学生 树立正 确的文化
价值观 和文化 认 同感。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提升音乐核心素养,不 仅 掌握丰富的
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深 刻 理解和感 悟 音乐文化的内涵和 价值 , 为未来 的音
8
乐学习和艺术发展 奠定坚 实的基础。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高中 阶 段,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基础知识,通过 义务 教 育阶 段的
音乐学习, 他们 对音乐的基本要素(如 旋律 、 节 奏、和声等) 有 了 初 步的了解,
能够识别和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在 之前 的音乐学习中 可 能 已
经接触 过一 些 乐器,对乐器的音 色 和演奏技巧 有 一 定 的 认 识。对 于 中国民族音
乐,学生 可 能通过 电视 、 广播 、 网络 等 媒 体 有 所 耳闻 , 但 对中国民族管弦乐队
的 组 成、排列以及各类乐器的具体特点和演奏技巧了解相对 较少 。
在高中音乐 必修 3 《演奏》上 篇 (乐队)的学习中,学生 已经接触 到了乐
队的基本知识,包括乐队的类型、编制和常 见 乐器等。 这些 内容 为 学生进一步
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 奠定 了基础。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展开,包括乐队常识、
作品鉴赏、各类乐器的简介和演奏技巧等。具体 涉 及以下 几 个方面: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常识:介绍民族管弦乐队的 起源 、发展、 组 成和编制,
9
以及乐队的位置排列等。
作品鉴赏《丰收锣鼓》:通过鉴赏 彭修 文、 蔡惠泉 作曲的《丰收锣鼓》,
让学生感受民族管弦乐队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力。
吹管乐器:介绍主要乐器(如笛子、唢呐等)的音 色 特点、演奏技巧及其
在乐队中的作用。
弹拨乐器:介绍主要乐器(如琵琶、扬琴等)的音 色 特点、演奏技巧及其
在乐队中的作用。
打击乐器:介绍主要乐器(如云锣、大鼓等)的音 色 特点、演奏技巧及其
在乐队中的作用。
拉弦乐器:介绍主要乐器(如二胡、高胡等)的音 色 特点、演奏技巧及其
在乐队中的作用。
拓展与探究:通过排演实践《小花鼓》和《梅花三弄》,让学生 亲身 体验
民族乐器的演奏,加深对民族管弦乐队的理解和感受。
这些 内容不 仅 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还提升了 他们 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实
践能力, 为他们今后 进一步学习音乐和 参 与音乐活动打下了 坚 实的基础。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10
高中 阶 段的学生具 有较强 的 认 知能力和 逻辑思维 能力,能够通过分析、 比
较 和 归纳 等方法进行学习。在音乐学习上, 他们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素养,
能够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对音乐的情感和 意境有 一 定 的感知能力。学生还具
有较强 的 好奇 心和探 索欲 ,对 新 知识和 新 技能 充满 兴趣。
对 于 民族管弦乐队 这 一相对 陌 生的 领域 ,学生 可 能 会 感到一 定 的 难 度和 挑
战 。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需 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帮助 他们克服 学习 障碍 ,提高学习 效果 。
(四)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针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可 能 遇 到的学习 障碍 , 我们可 以采 取 以下 策略 进行
突破 :
创 设 情 境 ,激发兴趣
通过 播放 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 视频 、介绍乐队的背景和历史等方式,创 设
生动的教学情 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好奇 心。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管弦乐队
的独特魅力和表现力,从 而增强 学习的动力。
分 层 教学,因 材施 教
针 对学生的不同学习 水平 和能力 差异 ,采用分 层 教学的方法。对 于 音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