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2 歌唱 下篇《第十
单元 曲风戏韵》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2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曲风戏韵”这一主题,选取了具有浓郁戏曲元素
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与实践。具体作品包括《大宅门》主题歌、《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京歌版)以及《情怨》(电视剧《胡雪岩》主题歌)。这些
作品不仅旋律优美,而且融合了丰富的戏曲元素,如京剧锣鼓经、京腔京韵等,
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宅门》主题歌:该作品以京韵十足的旋律和大气磅礴的歌词描绘了清
末至民国时期北京一家中医药世家的传奇故事。音乐中运用了京剧锣鼓经〔急
急风〕和多种混合拍、大跳音程等戏曲音乐手法,对演唱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京歌版):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群众歌曲,
京歌版在原歌曲基础上融入了京剧中生、旦、净等唱腔,使作品更加生动亲切,
3
适合学生进行合唱和领唱结合的实践。
《情怨》(电视剧《胡雪岩》主题歌):这是一首典型的京韵风格戏歌,
突出了平行乐句加结尾旋法变化的特点,加上铿锵的用嗓、戏曲的板式、特性
的装饰音,要求学生演唱时把握好弱起节奏,正确区分前后乐段的休止音值差
异,做到声音圆顺、自如。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通过鉴赏和实践上述三首具有戏曲元素的音乐作品,旨在达成以下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聆听和体验戏曲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戏曲音乐
的独特魅力,提高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通过学唱和表演这些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特别是
京剧唱腔和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
文化理解:通过深入了解这些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 景 和艺术特 色 , 增 进
学生对中国传 统 戏曲文化的理解和 认同 。
(三)单元内容 整 合
本单元的内容 整 合以“曲风戏韵” 为 主题, 将 三首音乐作品 串联 起 来 , 形
4
成一 个 有 机 的 整 体。通过鉴赏、学唱、表演和 拓展探究 等 环 节, 逐步 引导学生
深入了解和体验戏曲音乐的魅力。
鉴赏 环 节:首 先 引导学生聆听三首作品,感受 其 旋律、节奏、音 色 等音乐
要素的特点,以及戏曲元素在 其 中的运用。
学唱 环 节:在学生对作品有了 初步 了解后, 组织 学生进行学唱。重点 指 导
学生 掌 握京剧唱腔的基本技巧,如 咬字吐字 、气 息控制 等。
表演 环 节:鼓 励 学生 将 学唱的作品进行表演, 可 以是独唱、合唱 或小组 唱
等 形 式。通过表演,进一 步 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 舞台 表现力。
拓展探究环 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 景 和艺术特
色 ,如京剧的 发展 历程、不 同 行 当 的特点等。鼓 励 学生进行 创 作实践,如 尝试
将其他 歌曲 改编为 具有戏曲风格的作品。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 核心 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 指 对音乐艺术听 觉 特性、表现 形 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 悟 、理解和把握。在本单元教学中,审美感知的培养主要体
5
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
聆听体验:通过 反复 聆听三首具有戏曲元素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 其
旋律、节奏、音 色 等音乐要素的特点,以及戏曲元素在 其 中的独特表现。
比 较分析:引导学生对不 同 作品进行 比 较分析,如 比 较《大宅门》主题歌
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京歌版)在旋律、节奏等 方面 的异 同 ,以及
它们各 自 所 体现的戏曲元素的特点。
文化 探究 :结合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 景 ,引导学生深入 探讨 戏曲音乐在
中国传 统 文化中的 地位 和作用,以及 它 如 何反映 和 塑造 了中国 人 的审美 观念 。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 指 通过歌唱、演奏、 综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创 等 活 动,表达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 涵 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教学中,艺术表现的培养主要体
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
学唱实践: 组织 学生学唱三首具有戏曲元素的音乐作品,重点 指 导学生 掌
握京剧唱腔的基本技巧,如 咬字吐字 、气 息控制 等。通过学唱实践,提升学生
的歌唱能力和 舞台 表现力。
表演实践:鼓 励 学生 将 学唱的作品进行表演, 可 以是独唱、合唱 或小组 唱
6
等 形 式。在表演过程中, 注 重培养学生的 团队 合作 精神 和 舞台 表现力, 同 时引
导学生 根据 作品的特点和自 身 的 条件 进行 个 性化的艺术表现。
创 作实践:鼓 励 学生进行 创 作实践,如 尝试将其他 歌曲 改编为 具有戏曲风
格的作品。通过 创 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 想象 力和 创造 力,以及 将所 学知 识
和技能 应 用于实 际创 作的能力。
(三)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 指 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 同 文化 语境 中音乐
艺术的 人 文内 涵 。在本单元教学中,文化理解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
历史文化背 景探究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三首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 景 ,如
京剧的 发展 历程、不 同 行 当 的特点等。通过 探究 历史文化背 景 , 增 进学生对中
国传 统 戏曲文化的理解和 认同 。
艺术特 色 分析:结合作品的艺术特 色 进行分析,如《大宅门》主题歌中京
剧锣鼓经的运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京歌版)中京剧唱腔的 改编
等。通过分析艺术特 色 ,引导学生理解戏曲音乐在中国传 统 文化中的 地位 和作
用。
7
跨 文化 比 较:引导学生 将 戏曲音乐与 其他 音乐 形 式进行 比 较,如与 西方 歌
剧、音乐剧等进行 比 较。通过 跨 文化 比 较, 拓宽 学生的音乐视 野 , 增 进对不 同
音乐文化的理解和 尊 重。引导学生 思考 戏曲音乐在 当代社会 中的传 承 与 发展问
题,培养 其 文化 创 新能力和 社会责任 感。
三、 学情分析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进入高中音乐 必修 2 的《 第 十单元 曲风戏韵》教学前,学生 已 经具 备 了
一 定 的音乐基础知 识 与鉴赏能力。通过 之 前的学 习 ,学生 们 对音乐的节奏、旋
律、和声等基本元素有了 初步 的 认识 , 并 能 够欣 赏和分 辨 不 同 风格的音乐作品。
学生在音乐 课 上 也积累 了一 定 的歌唱经验,能 够 较好 地完 成 简 单的合唱和独唱
任务 。
在歌唱 方面 ,学生 已 经学 习并 实践了多种歌唱技巧,如 呼吸控制 、 发 声技
巧、音 准 把握等。 他们 能 够 通过聆听和 模仿 ,较好 地掌 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情
感表达。通过 之 前的音乐鉴赏 课 程,学生对中国传 统 音乐 尤其 是戏曲音乐有了
一 定 的了解,这 为 学 习 本单元中的京韵风格歌曲 打 下了基础。
8
(二)新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曲风戏韵》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京韵风格的歌曲 展开 ,包括作品
鉴赏《大宅门 — 电视剧 〈 大宅门 〉 主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京
歌)》以及实践曲目《情怨(独唱) — 电视剧 〈 胡雪岩 〉 主题歌》。这些作品
不仅具有浓 厚 的京腔京韵特 色 , 还 融合了现 代 音乐元素, 展 现了传 统 与现 代 的
完 美结合。
《大宅门 — 电视剧 〈 大宅门 〉 主题歌》:这首歌曲旋律 跌宕 起 伏 ,节奏变
化多 样 ,运用了京剧锣鼓经和多种混合拍、大跳音程、后 附 点节奏等手法,是
对演唱技术的 挑战 。通过鉴赏这首歌曲,学生 可 以深入了解京剧音乐的结 构形
式和表现手法,感受 其 独特的艺术魅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京歌)》:这首京歌在原歌曲基础上融入了
京剧中的生、旦、净等唱腔,通过领唱与合唱 相 结合的 方 式,使作品更加生动
亲切。学生 将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 习 ,进一 步 体 会 京歌的独特韵 味 和 革命 歌曲的
时 代精神 。
《情怨(独唱) — 电视剧 〈 胡雪岩 〉 主题歌》:这首歌曲是典型的京韵风
9
格戏歌,突出了平行乐句加结尾旋法变化的特点,加上铿锵的用嗓、戏曲的板
式、特性的装饰音等,对演唱 者 的技术要求较高。学生 将 通过实践这首歌曲,
提升自 己 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
本单元 还 包 含 了 拓展 与 探究环 节,鼓 励 学生通过自选戏歌演唱、音乐 沙龙
等 形 式,进一 步 加深对京韵风格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学生学 习 能力分析
歌唱能力:经过 之 前的学 习 和实践,大 部 分学生 已 经具 备 了一 定 的歌唱基
础,能 够 较好 地掌 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对于本单元中京韵风格的歌曲 来说 ,
其 独特的唱腔和表现手法对学生 来说仍 是一大 挑战 。
鉴赏能力:学生在 之 前的音乐鉴赏 课 程中 已 经 积累 了一 定 的经验,能 够 较
好 地 分 辨 不 同 风格的音乐作品。对于京剧音乐这种具有深 厚 文化 底蕴 和艺术特
色 的音乐 形 式 来说 ,学生 可 能 还需 要更多的时 间去 了解和感受。
学 习 能力:高中学生具有较 强 的学 习 能力和自主 探究 能力。 他们 能 够 通过
聆听、 模仿 和实践等 方 式,不 断 提升自 己 的歌唱技巧和鉴赏能力。 他们也 能 够
积极参 与 课堂讨论 和 小组 合作 活 动,与 同 学 们 共 同 学 习 和进 步 。
10
创 新能力:在音乐学 习 中,学生的 创 新能力 同样 重要。 他们 能 够 通过自 己
的理解和感受,对歌曲进行二 次创 作和表现。本单元中的 拓展 与 探究环 节正是
为 了 激发 学生的 创 新能力而 设计 的。
( 四 )学 习障碍 突 破策略
针 对学生在学 习 本单元内容时 可 能 遇 到的 障碍 , 我们可 以 采 取以下 策略 进
行突 破 :
加 强 京剧音乐基础知 识 的学 习
在教学 初 期, 我们可 以通过 专 题 讲座 、视 频资料 等 形 式, 向 学生 介绍 京剧
音乐的基础知 识 ,包括 其 历史背 景 、艺术特点、表现手法等。这 样可 以 帮助 学
生更好 地 理解和感受京韵风格的歌曲。
分 阶 段实 施 教学
我们可 以 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 为几个阶 段进行实 施 。 每个阶 段 都设定明
确的教学目标和 任务 ,通过 逐步 深入的 方 式引导学生 掌 握京韵风格歌曲的演唱
技巧和鉴赏能力。 例 如,在 第 一 阶 段, 我们可 以重点学 习 《大宅门》的主题歌,
让 学生了解京剧音乐的结 构形 式和表现手法 ; 在 第 二 阶 段, 我们可 以学 习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