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2 歌唱 上篇《第一单元 美丽人声》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2024年12月2411:19:57发布者:gggyyy 18 views 举报
总字数:约34253字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2 歌唱 上篇《第一

单元 美丽人声》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2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 2 歌唱上篇《第一

单元 美丽人声》。该单元以“美丽人声”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声乐作品的鉴赏

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具体教学

内容包括:

作品鉴赏:

《我爱你,中国》: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通过深情的旋律表达了对

祖国的热爱与赞美。

《运动员进行曲》:一首广为流传的器乐曲,后被改编为无伴奏混声合唱,

展现了运动员入场时的雄壮与豪迈。

《回声》:一首无伴奏混声合唱,通过多声部的遥相呼应,营造出大自然

3

的美妙回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民族情感。

《卡农歌》:黄自创作的二声部复调声乐作品,通过轮唱形式展现了音乐

的和谐与美感。

实践活动:

学生将参与合唱、轮唱等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拓展与探究:

通过对音乐作品背景、创作意图及文化内涵的探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

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多种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从深情的

爱国歌曲到雄壮的进行曲,再到自然风光的描绘,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独特的

音乐美感和文化内涵。具体分析如下:

《我爱你,中国》:

音乐风格:抒情歌曲,旋律优美,情感真挚。

4

表现形式:女高音独唱,通过歌唱家的深情演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运动员进行曲》:

音乐风格:进行曲,节奏鲜明,气势磅礴。

表现形式:无伴奏混声合唱,通过不同声部的配合,展现出运动员的英姿

飒爽。

文化内涵:弘扬了体育精神,体现了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回声》:

音乐风格:自然风光描绘,旋律简洁质朴。

表现形式:无伴奏混声合唱,通过多声部的遥相呼应,营造出大自然的神

与美妙。

文化内涵:表达了对大自然的 敬畏 和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 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音乐风格:进行曲, 严肃 充满激 情。

表现形式: 唱,通过 体学生的共同演唱, 激发 爱国情感。

文化内涵: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民族情感。

5

《卡农歌》:

音乐风格:复调音乐,旋律和谐优美。

表现形式:轮唱,通过不同声部的 交替 演唱,展现出音乐的 次感和美感。

文化内涵: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和谐与 一,培养学生的 团队 精神和 作能

力。

)单元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 合上 重音乐风格的多 样性 和表现形式的丰富

通过不同作品 之间 的对 系, 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和外 。具体

思路 如下:

音乐风格的 合:

将抒情歌曲、进行曲、自然风光描绘等多种音乐风格的作品进行 合,

学生在 赏不同风格作品的过 中,感 音乐的多 样性 和丰富

表现形式的 合:

通过独唱、合唱、轮唱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 学生亲身体验不同

演唱形式的 力,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文化内涵的 合:

6

深入 挖掘 每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引导 学生从文化 角度 理解音乐

作品,培养文化理解能力。

实践活动的 合:

将鉴赏与实践相 合,通过合唱、轮唱等实践活动, 学生在 赏音乐作

品的同时,亲身体验音乐的 力,提升艺术 养。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将 围绕 通高中音乐 课程 2017 2020

)》中提出的高中音乐核心 养进行展 ,具体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

现和文化理解 三个方面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 对音乐艺术 听觉 、表现形式、表现 要素 、表现 手段 及独

特美感的体验、感 、理解和 把握 。在本单元教学中,将通过以下 式培养学

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作品鉴赏:

引导 学生 聆听 《我爱你,中国》、《运动员进行曲》等 经典 音乐作品,感

7

不同音乐风格的独特 力。

通过对音乐作品旋律、节奏、和声等 要素 的分析, 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音乐

的表现形式和美感。

音乐实践活动:

组织 学生参与合唱、轮唱等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感 音乐的节奏感和

律美。

鼓励 学生 尝试 不同风格的演唱,拓 音乐审美视

音乐 评价 流:

引导 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 评价 流,分 的审美体验和感

通过 互评 、生生 互评 式,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 水平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 通过歌唱、演奏、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活动,表达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教学中,将通过以下 式培养学

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歌唱 训练

通过声乐 训练 帮助 学生 掌握正确 的歌唱姿势和呼 吸方法 ,提升歌唱 技巧

8

对学生的不同 音特 ,进行 个性 化的歌唱 指导 ,提高学生的歌唱 水平

合唱与轮唱实践:

组织 学生参与合唱、轮唱等实践活动,通过 体演唱培养学生的 团队协

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引导 学生 意声部 之间 的和谐与 平衡 ,提升合唱的 效果

音乐创作与编创:

鼓励 学生 尝试 音乐创作和编创活动,如为旋律编配歌 、为歌 词谱 曲等。

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 象力和创造力。

舞台 表演与展

为学生提 供舞台 表演的 机会 学生在实践中 锻炼胆量 和自 心。

通过 舞台 表演展 学生的艺术 成果 ,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感 力。

)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 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

艺术的人文内涵。在本单元教学中,将通过以下 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音乐作品背景 介绍

在鉴赏音乐作品时, 介绍 作品的创作背景、作 及文化背景等相

9

引导 学生从文化 角度 理解音乐作品,感 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的独特 力。

文化音乐 比较

选取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进行 比较 分析,如中国民歌与 西方古典

乐等。

通过 文化 比较 帮助 学生拓 音乐文化视 ,理解不同文化对音乐艺术

的影

音乐与 社会 生活 系:

探讨音乐与 社会 生活 之间 系,如音乐在 庆典 式等活动中的作

引导 学生 关注社会 生活中的音乐现象,理解音乐在文化传 社会交 往中

的重

音乐创作与文化传

鼓励 学生 尝试 创作具有民族特 的音乐作品,传 和弘扬中华优

化。

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 心和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一) 知内容分析

10

音乐 基础 :高中学生在 阶段已经接触 过音乐 基础 ,包括

的乐理知 、音乐史 常识 以及音乐 赏的 方法 他们 够识读 简单的乐 ,对

音乐的 本元 如旋律、节奏、和声等有一 的了解。

歌唱 验:学生 普遍 备基 本的歌唱能力,能 参与简单的合唱 独唱活

动。 他们 在音乐 上通过歌曲学 积累 了一 的歌唱 验,对 歌唱的

技巧 如呼 吸控制 方法 、音 准把握 等有 所掌握

文化 知:学生对中国传 文化有一 的了解,能 通过 课堂 社会

生活 接触 到不同 类型 的音乐作品,包括民歌、 曲、流行歌曲等。 这些经 验为

他们 理解和 赏具有深厚文化 蕴的音乐作品 奠定 基础

信息技 术应 :在 数字 化时 ,学生 熟悉并 代信息技 术进行音

乐学 ,如 使用 音乐 软件 、在 线 音乐 资源 等, 他们 自主学 和拓展音乐视

便利

(二) 知内容分析

作品鉴赏:本单元将深入学 《我爱你,中国》、《运动员进行曲》、

《回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卡农歌》等 经典 音乐作品。 这些 作品

总页数:101
提示:下载前请核对题目。客服微信:diandahome
标题含“答案”文字,下载的文档就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文件亦包括在内)为“电大之家”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