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2 歌唱 上篇《第四
单元 声之交响》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2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基于 2019 版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 2 《歌唱》上篇的
第四单元《声之交响》。本单元以歌唱为核心,涵盖了作品鉴赏、知识学习与
实践活动三大板块,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
作品鉴赏:选取了《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战场》和《雪花》两首具有代表性
的合唱作品。前者以战争为背景,通过夜莺的歌声反映了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
和坚强意志;后者则以雪花为喻,表达了对纯洁心灵的向往。这两首作品不仅
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还展现了不同文化和地域的音乐风格。
知识学习:围绕“歌唱的共鸣与声区的统一”展开,介绍了歌唱时共鸣腔
体的运用以及声区转换的技巧。这一知识点对于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声音表
3
现力至关重要。
实践活动:通过重唱《斯卡伯勒集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多声部合作
的魅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紧密围绕高中音乐课程的核心素养展开,通过作品鉴赏、知识
学习和实践活动三大板块,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品鉴赏:通过《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战场》和《雪花》两首作品的鉴赏,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
对不同文化和地域音乐风格的了解,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知识学习:歌唱的共鸣与声区的统一是歌唱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
习这一知识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唱的发声原理,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
从而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实践活动:重唱《斯卡伯勒集市》不仅是对学生歌唱技巧的检验,更是对
团队协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
到实际表演中,增强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三)单元内容整合
4
本单元内容整合遵循以下原则: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作品鉴赏为载体,
以知识学习为支撑,以实践活动为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大核心素养贯穿于整
个单元教学中,确保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都围绕这三大目标展开。
作品鉴赏载体:通过鉴赏《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战场》和《雪花》两首作品,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将歌
唱的共鸣与声区的统一知识点融入作品鉴赏中,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习
歌唱技巧。
知识学习支撑:在作品鉴赏的基础上,深入讲解歌唱的共鸣与声区的统一
知识点,为学生的歌唱实践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
解歌唱的发声原理,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
实践活动平台:通过重唱《斯卡伯勒集市》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 示
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平台。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检验自 己 的歌唱技巧,
还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5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内涵:审美感知是 指 对音乐艺术 听觉特 性、表现 形式 、表现要素、表现 手
段 及 独特 美感的体验、感 悟 、理解和 把 握。在音乐学习中,学生 应 通过 聆听 、
欣赏和体验音乐作品,提升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
感和思 想 内涵。
目标:
能够从整体上 认 知音乐艺术的音响 特征 和文化背景。
能够从不同体 裁 和 形式 的作品中感受音乐的表现 特征 。
能够通过 聆听 和体验音乐作品,感知作品表达的情 绪 、情感、意 境 和意志。
能够 辨 识 并描述 音乐的时代风格和 民族 风格。
教学 建议 :
在作品鉴赏中,引导学生关 注 音乐作品的表现 形式 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 比 不同风格和体 裁 的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利 用现代信 息 技术 手段 , 如 音 频 、视 频等 , 丰富 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
(二)艺术表现
内涵:艺术表现是 指 通过歌唱、演 奏 、 综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创等 活动,
6
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音乐学习中,学生 应 通过 参 与 各
种 音乐实践活动,提升自 己 的艺术表现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目标:
能够乐于 参 与个体 或群 体的音乐表现实践。
能够在 各类 音乐实践和 综 合表演活动中不 断 提升音乐艺术表现技能。
能够 根据 自 己 的情感表达 需求编创小型 音乐作品。
能够在合唱、合 奏等 集体性表演活动中展现协作能力,培 育 团队 精神 。
教学 建议 :
在实践活动中, 注 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通过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 如 合唱、重唱、 独奏 、合 奏等 ,提升学生的
艺术表现技能。
鼓励 学生 积极参 与音乐 创 作和 编创 活动,发 挥想象 力和 创造 力。
(三)文化理解
内涵:文化理解是 指 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 等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境
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在音乐学习中,学生 应 通过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和地
域的音乐作品,拓宽文化视野,增 进 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 尊 重。
7
目标:
能够从文化 角度 关 注 音乐作品和音乐现 象 。
能够 认 知作品 产 生的 历史 文化背景和风格 特征 。
能够 熟悉 和 热爱 中 华民族 的音乐 创造 成 果 ,增强 民族 自 豪 感和文化自信。
能够以开 阔 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 世界其他国 家和 民族 的 优秀 音乐文化。
教学 建议 :
在作品鉴赏中,引导学生关 注 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和 历史 内涵。
通过对 比 不同文化和地域的音乐作品,增 进 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 尊 重。
鼓励 学生 积极参 与 跨 文化音乐交 流 活动,拓宽文化视野。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紧密围绕《 普 通高中音乐课程标 准 ( 2017 年 版 2020
年 修 订 )》中提 出 的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展开,通过作品鉴赏、知识学习和实践
活动三大板块,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在教学
过程中, 注 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 精神 和艺术实践能力, 鼓励 学生 积极参 与音
乐 创 作和 编创 活动,发 挥想象 力和 创造 力,为 未 来的音乐学习和艺术发展 奠定
坚实的基础。
三、 学情分析
8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在 进 入高中音乐必修 2 《第四单元 声之交响》的教学之前,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基础知识, 包括初步 的音乐鉴赏能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一
定 的歌唱技巧。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合唱的基本 形式 、人声分 类 以及 简 单
的音乐 编创 有了一 定 的了解。 特别 是在歌唱方面,学生 已经 能够演唱一 些简 单
的歌 曲 , 并初步 掌握了歌唱的基本 呼吸 方法和发声技巧。
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学生 已经接触 过不同 类型 的音乐作品, 包括古典 音
乐、 民族 音乐以及 流行 音乐 等 。这 些 学习 经历 为学生理解不同风格、不同 题材
的音乐作品 奠定 了基础。学生在 初 中 阶段也进行 了合唱 练 习,对合唱的基本要
求 和 配 合有了一 定 的实践 经 验。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主 要 包括 合唱作品的鉴赏、歌唱共鸣与声区统一的知识
讲解、合唱艺术 种类 的介绍以及重唱作品的实践。具体来 说 ,学生将学习以下
新 知内容:
合唱作品鉴赏:学生将鉴赏《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战场》和《雪花》两首合
9
唱作品,了解作品的 创 作背景、风格 特 点和艺术 价值 。通过鉴赏,学生将 进 一
步加 深对合唱作品的理解,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歌唱共鸣与声区统一:学生将学习歌唱时的共鸣运用与声区统一的知识。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 练 习,学生将理解不同声区的共鸣 特 点,学 会如何根据 声
区 特 点 调节 共鸣腔体,实现声区的自 然衔接 和统一。
合唱艺术 种类 :学生将了解合唱艺术的 种类 , 包括 同声合唱和 混 声合唱,
以及有 伴奏 合唱和 无伴奏 合唱 等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识 别 不同 类型 的合唱
作品, 并 理解 它 们 各 自的 特 点和表现 形式 。
重唱作品实践:学生将实践演唱《斯卡伯勒集市》这首重唱作品。通过实
践,学生将掌握重唱的基本要 求 和 配 合技巧,提升歌唱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
力。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高中学生的思 维 能力 已经较 为成 熟 ,具 备 了一 定 的自 主 学习和 探究 学习的
能力。在音乐学习中,学生能够 根据 教 师 的引导 进行独立 思 考 和合作交 流 ,共
同解 决问题 。高中学生的 记忆 力和理解力 也较 强,能够 较 好地掌握音乐理论知
10
识和歌唱技巧。
由 于学生在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方面 存 在 差异 ,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需 要关
注 不同学生的学习 需求 和能力 水 平。对于音乐素养 较 高的学生, 可 以提供更深
入的学习内容和更高 难度 的 练 习;对于音乐素养 较低 的学生,则 需 要 加 强基础
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 训练 。
(四)学习 障碍突破策略
为了 帮助 学生 克服 学习 障碍 ,提升学习 效果 ,本单元将 采 取以下 突破策略 :
分 层 次教学: 针 对不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水 平, 进行 分 层 次教学。
对于基础 较薄弱 的学生,重点 加 强音乐理论知识和歌唱基本技能的 训练 ;对于
基础 较 好的学生,则提供更多拓展性的学习内容和更高 难度 的 练 习。
理论与实践 相结 合:在讲解歌唱共鸣与声区统一 等 理论知识时, 结 合具体
的歌唱实践 进行 演 示 和 练 习。通过实践 操 作, 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
知识,提升歌唱技巧。
小 组合作学习:组 织 学生 进行小 组合作学习,共同 完 成合唱和重唱作品的
排练 和演 出 。通过 小 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 精神 和协 调 能力,同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