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1 音乐鉴赏 上篇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
计[2020 课标]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三、学情分析
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六、大单元教学重点
七、大单元教学难点
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九、学业评价
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十二、单元学历案
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
2
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
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
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高中音乐必修 1 《音乐鉴赏》上篇的第三单元《鼓舞
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包含两个主要部分:第五节《鼓乐铿锵》和第六
节《丝竹相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民间器乐为主题,通过对不同地域、不
同风格的民间器乐曲的鉴赏,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第五节《鼓乐铿锵》
作品鉴赏:《锦鸡出山》(湖南民间乐曲)、《滚核桃》(山西绛州民间
乐曲)、《童谣》(北京民间乐曲)
知识:鼓吹乐、打溜子、吹歌
本节通过三首民间器乐曲的鉴赏,展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鼓乐文化,以及
3
鼓乐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鼓乐
独特的节奏魅力和表现力,理解鼓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第六节《丝竹相和》
作品鉴赏:《中花六板》(江南民间乐曲)、《娱乐升平》(广东音乐)
知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
本节通过两首丝竹乐器的代表作品,展示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两种不同
的音乐风格。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鉴赏,了解丝竹乐器在民间音乐中
的应用,以及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民间器乐为主题,旨在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
民间器乐曲的鉴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文化理解
能力。具体来说,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地域性:本单元选取的作品涵盖了湖南、山西、北京、江南和广东等地的
民间音乐,展示了中国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特色。
多样性:本单元不仅包含了鼓乐、丝竹乐等多种音乐形式,还涉及了不同
的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如打溜子、鼓吹乐、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
4
文化性:通过民间器乐曲的鉴赏,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
文化背景和社会功能,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单元内容整合
在整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主题整合:以“民间器乐”为主题,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间器乐曲
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主题整合,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中
国民间音乐的全貌。
形式整合:将作品鉴赏与知识讲解相结合,通过作品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民
间音乐的魅力,通过知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民间音乐的内涵和外延。还可以将
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文化整合:在鉴赏民间器乐曲的同时,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
值。通过文化整合,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
要地位和作用。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的要求,本
5
单元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
理解三个方面。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 指 对音乐艺术 听觉 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 段 及独
特美感的体 验 、感 悟 、理解和 把握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 着 重培养学生的审
美感知能力,具体表现为:
体 验 音乐美感:通过鉴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间器乐曲,引导学生感
受音乐中的节奏、 旋律 、和 声 等要素 所带 来的美感。还可以引导学生 关 注音乐
的情感表 达 和艺术风格,增强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辨 识音乐特 征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 辨 识不同地域民间音乐的独
特特 征 ,如湖南鼓乐的铿锵有力、山西鼓乐的 粗犷 豪 放 、江南丝竹的 细腻柔 美
等。通过 辨 识音乐特 征 ,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民间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领悟 音乐内涵:在鉴赏民间器乐曲时,应注重引导学生 领悟 音乐中的文化
内涵和情感表 达 。 例 如,在鉴赏《锦鸡出山》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 所
描绘 的 土家族人 民 热爱 生 活 的乐 观 情 趣; 在鉴赏《中花六板》时,可以引导学
6
生 领悟 江南 人 民 朴实 、 健朗 的 欢 乐性格。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 指 通过歌 唱 、演奏、 综 合艺术表演和音乐 编创 等 活 动,表 达 音
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 实践 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
术表现能力,具体表现为:
模仿 演奏技法:在鉴赏民间器乐曲时,可以引导学生 模仿 其中的演奏技法,
如鼓乐的滚奏、 闷击 、 侧击 等。通过 模仿 演奏技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
民间音乐的演奏特点和表现力。
参与音乐 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 织 学生参与 各 种形式的音乐 实践活
动,如打 击 乐合奏、丝竹乐器演奏等。通过参与音乐 实践 ,学生可以 亲身 体 验
民间音乐的魅力,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创 作音乐作品:在了解民间音乐的 基础 上,可以引导学生 尝试创 作具有民
间风格的音乐作品。通过 创 作音乐作品,学生可以进一 步发挥想象 力和 创造 力,
提升艺术表现 水 平。
(三)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 指 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 途径 ,理解不同文化 语 境中音乐
7
艺术的 人 文内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具体
表现为:
了解文化背景:在鉴赏民间器乐曲时,应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和
历史渊源。 例 如,在鉴赏《锦鸡出山》时,可以 介绍土家族 的文化传统和音乐
特色 ; 在鉴赏《中花六板》时,可以讲 述 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 土人 情。通
过了解文化背景,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
比较 音乐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 比较 不同地域民间音乐的风
格特点。 例 如,可以 比较 湖南鼓乐与山西鼓乐在节奏、 旋律 等方面的 差异; 可
以 比较 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音色、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通过 比较 音乐风
格,学生可以更加 清晰 地认识民间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传 承 音乐文化:在了解民间音乐的 基础 上,应引导学生 关 注音乐文化的传
承 和 发 展。可以组 织 学生参加民间音乐 活 动、 探访 民间艺 人 等, 让 学生了解民
间音乐的传 承 方式和现 状 。还可以引导学生 思考 如 何 更 好 地传 承 和 发 展民间音
乐文化,为中华文化的 繁荣发 展 贡献 力 量 。
三、 学情分析
8
(一) 已 知内容分析
高中一年 级 的学生 经 过 义务 教 育阶段 的学习, 已经 对音乐艺术有了一 定 的
了解和感知。 他们 通过音乐 欣 赏课、课外音乐 活 动以及 日常 生 活 中的音乐 接触 ,
对不同 类型 的音乐作品,包括 声 乐和器乐作品,有了一 定 的审美 经验 和情感体
验 。学生在小学 阶段已经接触 过民 族 音乐,了解了一些 简 单的民间音乐形式,
如童谣、民间歌曲等,对音乐的节奏、 旋律 、音色等音乐要素有一 定 的认识。
在 初 中 阶段 ,学生进一 步 学习了音乐的 基础 知识,包括音乐的 基 本元素
(如音高、节奏、 旋律 、和 声 等)、音乐的形式结 构 (如乐 段 、乐 句 、曲式
等), 并接触 到了更多元化的音乐作品,包括西方 古典 音乐、 流 行音乐、民 族
音乐等。学生还通过合 唱 、合奏等 实践活 动, 积累 了一 定 的音乐表演 经验 ,对
音乐的表现力和感 染 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进入高中 阶段 ,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 需 求进一 步 提升, 他们渴望 更加深入
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理解音乐与社会、历史、文化的 关 系,同时 也希望 在
音乐表现上有更多的提升和 突破 。高中 阶段 的音乐鉴赏课程应在 巩固 学生 已 有
知识的 基础 上,进一 步拓 展学生的音乐 视野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9
(二) 新 知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主要 围
绕 中国民间器乐展 开 ,涉及鼓乐和丝竹乐两 大类别 。具体作品包括《锦鸡出
山》(湖南民间乐曲)、《滚核桃》(山西绛州民间乐曲)、《童谣》(北京
民间乐曲)、《中花六板》(江南民间乐曲)和《娱乐升平》(广东音乐)。
通过这些作品的鉴赏,学生将了解中国民间器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感受不同
地域、不同民 族 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
在鼓乐部分,学生将了解鼓吹乐、打溜子等民间器乐合奏形式,通过《锦
鸡出山》和《滚核桃》的鉴赏,感受鼓乐的节奏美和力 量 美。在丝竹乐部分,
学生将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特点,通过《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的
鉴赏,感受丝竹乐的 细腻 与 优雅 。
本单元还将涉及民间器乐的 基 本知识,如乐器的种 类 、演奏技 巧 、音乐风
格等,以及民间音乐与社会、历史、文化的 关 系。学生将通过鉴赏、分析、讨
论等多种学习方式,深入理解民间音乐的内涵和价值。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10
高中一年 级 的学生在音乐学习能力上表现出以下特点:
认知能力:学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音乐认知能力,能够识 别 和分析音乐作
品的 基 本元素和形式结 构 。 他们 能够通过 聆听 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 旋律 、
音色等要素,理解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内涵。
思维 能力:学生具有一 定 的 逻辑思维 能力和 批判 性 思维 能力,能够独 立思
考 和分析 问 题。在音乐鉴赏过程中, 他们 能够 运 用 所 学知识,对音乐作品进行
深入的分析和 评 价,提出自 己 的 见 解和 观 点。
实践 能力:学生具有一 定 的音乐 实践 能力,能够通过歌 唱 、演奏等方式表
达 自 己 的音乐感受。在合作学习和 团队活 动中, 他们 能够 积极 参与,与 他人协
作 完 成音乐表演 任务 。
创新 能力:学生具有一 定 的 创新意 识和 创新 能力,能够在音乐学习和 实践
中 尝试新 的方法和 思路 。在音乐 编创 等 活 动中, 他们 能够 发挥想象 力, 创 作出
具有个性的音乐作品。
学生在音乐学习上 也存 在一些不 足 ,如音乐理论知识不够 扎实 、音乐鉴赏
能力有 待 提高、音乐 实践 能力有 待 加强等。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需 要 针 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