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2025 学年(上)初一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 6 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
和朴树籽等,这反映出北京人
A. 用打制石器劳动
B. 已经会使用火
C. 开始种植农作物
D. 能够直立行走
2.
右图是在浙江发现的距今一万年的碳化稻米,这一发现可用于研究
A. 古人类演化过程
B. 早期农业的产生
' C. 贫富分化的出现
D. 早期城市的形成
3.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下图文物共同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已经学会
A. 使用石器 B. 饲养家畜
C. 烧制陶器
D. 制作乐器
4.
右图是我国考古学者复原的某聚落房屋,是我国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该遗址内的居民
A. 以家庭为生活单位
B. 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c. 社会地位差异显著
D . 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
5.
右图是牛梁河遗址出土的玉猪龙,属于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对其研究,可以了解
A. 远古人类的活动
B. 装饰物品的出现
C. 中华文明的起源
D. 社会制度的变革
6.
“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下列历史文物中
能够佐证材料中“舟楫”存在的是
7.
大禹在十多年间竭尽全力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这最能 体
现中华民 族
A .自强 不 息 的精 神 B. 改 革 创新 的精 神 C. 爱 国 主义 的精 神 D. 无私奉献 的精 神
8.《礼记•礼运》记 载:“大 道 之行 也 ,天下为 公 ,选 贤与 能……是 谓 大同。”材料反映了
古代的
9.构建知识体系 是学 习 历史的 重要方法 。下图所
示知识板 块中,其 标 题( 空白框 ) 应 为
A.
文明 新格局 开始形成
B.
夏商西周王朝 的 更替
C.
动 荡 变化的 春秋 时期
D.
战 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0.《左 传 》 载:“其 怀柔 天下 也 , 犹惧 有 外侮,
中“以 亲屏周 ” 指 的是 西周推 行
A. 禅让 制
B. 分 封 制
C. 县 制
D. 郡县 制
11. 河 南安阳 发 掘 的 妇好 ( 商王武丁 的 王后 ) 墓 中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 析 , 与新疆 和 田
玉成分一致。 据此推 测合 理 的是
A. 中原 与西 北地区存在 联系
B. 商朝统 治中 心 远 及新疆
C.商朝妇女 地位 与男子 平等
D. 中 外科技交往 历史 悠久
12.《 中国通史 简编》 中 写到 :“ 周桓王死 , 因 为 穷 , 七 年 才得 以 埋葬 ……最 后 一代 周王赧 王无 地 无 民, 穷到向 人民 借
贷 ,不能 偿还 , 躲 在 台 上 避债 。”这种现 象说 明 当 时
A. 礼崩 乐 坏
B, 王室衰微 C. 政 治 腐败
D. 赋税沉重
13.央视《苏 家 垄墓葬》 考古 栏目报道 :在 1500 平 方 米的发 掘面 上,显 露着 10 。多 座 大小 墓葬 和 8 个 马车坑 ,考古人
员判断 ,这个 墓葬 的年代 应 该在 西周晚 期至 春秋 早期。下 列历史 事件与 该 墓葬 大 约 同时期的是
A. 大禹治水
B. 武王伐纣 C. 周 平 王东迁
D. 大 泽乡 起 义
14. 下表为不同史料 关 于 牧野 之 战 一 事 的 记 载。 根据 “ 孤 证不立”(只有一个 例子 不能证明某
件事情 成立)的史学研究 方法 ,能够 被认定 的历史 事实 是 牧野 之 战
记述
出 处
“ 武王征商 , 唯甲子朝 , 岁鼎 ……”
青铜 器利 篦腹 内的 铭 文
“时 甲子昧爽 , 王朝 至于 商郊牧野 , 乃誓 。”
《尚书•牧誓》
A. 因商王暴虐无道 而发生
B. 发生于 甲子 年
15. C. 由周武王统帅各路联军
D. 周军 大 获 全 胜 春秋 时期 还 属于“四 夷 ”的 秦 、 楚 等国,在 战 国时期 己 经 认 同于华 夏 ,中
原 诸 国 也 承 认 了 秦 、 楚 是华 夏族 的 组 成 部 分, 与齐 、 燕 、 赵 、 魏 、 韩并称七雄 。这表明
A. 民 族关系得到重 大发 展
B. 思想 文化 繁荣局面 的出现
C. 诸侯 国之间的 矛盾消除
D. 统 一多民 族封建 国家 建 立
A.
禅让
制
B.
世袭
制
C. 分 封 制
D. 皇 帝制
捍御侮 者, 莫如亲亲 , 故 以 亲屏周 。”材料
16. 1975 年 湖 北 云梦睡 虎 地 秦墓 中出土了大量 竹 简 ,其中 记 载了 战 国 晚 期 参加 伐楚 的 秦 国 士兵黑夫兄弟 写 给长 兄 的家 书 。
在家 书 里 , 他 们 询问 , 晋升爵 位的文 书 是 否收 到 , 相 关 待遇 是 否 落 实 。 黑夫兄弟晋升爵 位的 途径 可能是
A. 世袭 爵 位
B. 努 力 耕织
C. 获得军 功
D. 学 习 文化
17.
《 华 阳 国 志 • 蜀志 》 中 记 载:“水 旱从 人,不 知 饥馒 。时 无 荒 年,天下 谓 之 ' 天 府' 也 。”
“天 府 ”的 由 来 直 接 得 益 于
A. 黄河的治 理
B. 都 江 堰 的 修 建
C. 灵渠 的开 凿 D. 长城的 修筑
18. 一 次 , 孔 子 的 弟 子子 贡提 出一个 问 题:有 没 有一个 观念 一个人一生 都 应 该 践 行 ?孔 子 说 有,这个 观念就 是“ 恕孔 子认
为,“ 恕 ” 就 是人 与 人 相 处 , 应 该 设身 处 地, 将 心 比 心 , 换 位 思 考。这表明 孔 子主 张
A. 无 为而治
B. 仁 者 爱 人
C. 以 法 治国
D. 民 贵君轻
18. 历史学家 王 国 维 说 :“ 自周 之 衰 ,文 王 、 周公 势 力之 瓦 解 也 ,国民之 智 力成 熟 于内, 政 治之 纷乱乘 之于 外 ,上 无统
一之制度,下 迫 于社会之 要 求 ,于是 诸子 九流 各创 其学 说 。” 他 意在 说 明 百 家 争鸣 的
A. 背景
B. 内 容
C. 措施
D, 影响
20.
由甲 骨文发 展 而 来 的 汉字 ,不 仅 是一种传 情 达意的 工具 , 还 是 联 结 和 维 系 中华民 族 的 根 。 从 下图中可以 得到 的 信 息
是, 甲 骨文
A. 记 录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是 世 界 上最早出现的文 字
C. 记 载的内 容 十分 丰 富
D. 己 具备 了 汉字 的 基 本 结 构
21. 七 年 级 同学在学 习 一种 新体 诗歌 ,其中 将 “ 辞 ”的形 式 与 深 沉 的 爱 国 情怀 很 好 地 结 合 在一起的文学作品是
A. 《 诗 经 》 B. 《春秋》
C. 《 离骚 》
D. 《 黄帝内经 》
22.
观察 下列 钱币 , 秦朝统 一 后 通行全国的 货币 是
A
B
C
D
23. 《秦 律 •田 律 》 规 定 ,地 方 官 员应及 时上 报 农 田 开 垦 面 积、农作物生长、 干旱 、水 涝 、 蝗灾 等 情 况 。这反映了 秦朝
A 推 行 轻徭薄 赋政 策
B. 重视 农业生产
C. 三 公 九卿 各 司 其 职
D. 法 律非常严苛
24. 《 孟 子• 梁 惠 王 上 》写到 :梁 湘 王 曾 经 问孟 子 ,天下 怎样 才 能 安定 ?孟 子 回答 :“ 定 于 一。” 《 易 •系 辞 上 》也 曾 说 :
“成天下之 务 ”,“ 定 天下之业”。 实 现了这一 政 治 理想 的 是
A.诸侯 争霸
B. 商 鞅 变 法
C. 百 家 争鸣
D. 秦 灭 六国
25.
某同学 搜集 了 “ 戍守 长城”,“ 避 雨误 期”,“ 张 楚政 权 ”等, 他 研究的历史学 习主 题是
A. 春秋 争霸
B. 战 国 称雄
C. 秦 的 暴政
D. 陈 胜 吴广 起 义
二 、 非 选择 髓 ( 第 26 题 20 分, 第 27 题 18 分, 第 28 题 12 分,共 50 分。)
26.
( 20 分)考古发现是研究史 前 时期的 重要 依 据 。 阅读 材料, 回答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