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 钟乳石
B. 太阳
C. 珊瑚
D. 馒头上的白毛
【答案】 D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 : ①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
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等。
【详解】钟乳石、太阳、珊瑚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馒头上的白毛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
真菌。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
2. 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四个视野。其中视
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
视野也越暗。
【详解】由分析可知,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B 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
大,因而视野最暗, ACD 不符合题意,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
3. 俗话说 “ 大树底下好乘凉 ” 、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这都体现了 ( )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生物依赖环境
【答案】 A
【解析】
【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
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
【详解】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
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例如,“千里之堤,毁
第 1 页
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
说明是大树的蒸腾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了,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故选 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4. 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先用高倍镜观察, 后转为 低倍镜观察, 他 观察到的 结果 是( )
A. 物 像 变小,细胞个数变 多 ,视野变 亮
B. 物 像 变大,细胞个数变少,视野变暗
C. 物 像 变小,细胞个数变少,视野变暗
D. 物 像 变大,细胞个数变 多 ,视野变 亮
【答案】 A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
越少,物 像 的放大倍数越大,体积变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 多 ,
物 像 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 亮 。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
越少,物 像 的放大倍数越大,体积变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 多 ,
物 像 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 亮 。
故选 A 。
【点睛】解答此题
的
关键是知 道 显微镜的 基 本构 造 和使用 方法 。
5.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 共 同特征的是( )
A.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
的
废物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 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 够 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
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4 、生物能 够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5 、生物能 够 生长和繁殖 . 6 、除病毒外,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的。故选 D 。
考点 : 生物的特征。
6. 如 果 所要观察的物 像位 于显微镜视野的 右 上 方 ,要 把 物 像移 到视野中 央 ,应 往哪 个 方向移 动 玻片 标本 (
)
A. 左 下 方
B. 左 上 方
C. 右 上 方
D. 右 下 方
第 2 页
【答案】 C
【解析】
【分析】显微镜成的物 像 是 倒像 ,因此 像 的 移 动 方向 与物体的 移 动 方向 相反。 即 物 像偏向哪 一 方 , 装片
就应 向哪 一 方移 动,物象可 移 动到视野中 央 。
【详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 像 是上下 左右均颠倒 的物 像 ,所以 我们移 动 玻片 标本时,标本 移 动的 方向
正 好与物 像移 动的 方向 相反,如 我们向右移 动 玻片 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 像则 是 向左移 动的,所
以如 果 物 像位 于视野 右 上 方 ,要 想把它移 到视野中 央 ,应 该向右 上 方移 动 玻片 标本,物 像才向左 下 方移
动 移 到视野中 央 。
故选 C 。
7. 我国 在 2010 年 进行 人口普查 , 人口普查 属科学 探究常 用 方法 中 哪种方法? ( )
A. 测量
B. 观察
C. 实验
D. 调 查
【答案】 D
【解析】
【分析】科学 探究 的 方法 有 很多 ,如观察 法 、 实验法 、 资料收集法 、调 查法 等。
【详解】 测量法 是 按照 某 种规律 ,用数 据来描述 观察到的现象, 即 对 事 物作出 量 化 描述 , A 不合题意;
观察 法 是在自然 状态 下, 研究者按照 一 定 的目的和 计划 ,用自 己 的 感官 外 加辅助工 具,对 客 观 事 物进行
系统 的 感 知、考察和 描述 ,以发现和 验证 科学 结论 , B 不符合题意;
实验法 是 利 用特 定 的 器 具和 材料 ,通过有目的、有 步骤 的 实验操 作和观察、 记录 分析,发现 或验证 科学
结论 , C 不符合题意;
为 了 达 到 设想 的目的, 制定 某一 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 地 收集研究 对象的某一 方面情况 的 各种材料 , 并 作
出分析、 综 合,得到某一 结论 的 研究方法 ,就是调 查法 。 人口普查 就是调 查 , D 符合题意。
【点睛】 人口普查 所 采 用的 方法 是调 查 ,不需要对 人口 进行 测量 、观察和 实验 。
8. 生物 圈 的 范 围 包括 ( )
A. 全部 的大 气圈 、水 圈 、 部 分 岩 石 圈
B. 大 气圈 、水 圈 、 岩 石 圈 的 部 分
C. 大 气圈 的下 层 、整个水 圈 、 岩 石 圈 的上 层
D. 全部 的 岩 石 圈 、小 部 分水 圈 、大 气圈
【答案】 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 生物 圈 是地 球 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 存 的环境 形 成的一个 统 一整体,生物 圈 的 范 围 :
以 海平面为 标准 来划 分,生物 圈向 上可到 达约 10 千 米 的高度, 向 下可 深 入 10 千 米左右深处 , 厚 度 为 20
千 米左右 的 圈层 , 包括 大 气圈 的底 部 、水 圈 和 岩 石 圈 的上 层 。
考点 : 生物 圈 的 范 围。
9. 在 设计 “ 探究 光对 蟑螂 生活的影响” 实验 时,除了 哪 一 条件 外,其 它条件 都应相同( )
A. 温度
B. 食 物
C. 湿 度
D. 光 照
第 3 页
【答案】 D
【解析】
【分析】对 照实验: 在 探究 某 种条件 对 研究 对象的影响时,对 研究 对象进行的除了 该条件 不同以外,其
他条件 都相同的 实验 。 根据 变 量设置 一 组 对 照实验 ,使 实验结果 具有说 服力 。一 般来 说,对 实验 变 量 进
行 处理 的,就是 实验组 , 没 有 处理 的就是对 照组 。
【详解】在 研究 一 种条件 对 研究 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 种条件 不同以外,其 它条件 都相同的 实
验 , 叫 对 照实验 ;其中不同的 条件 就是 实验 变 量 。因此在 设计 “ 探究 光对 蟑螂 生活的影响” 实验 时,除
了光 照条件 外,其 他条件 的选 择 都应相同。
故选 D 。
10. 用显微镜观察 玻片 标本时, 若 光线 较弱 , 则 应选用的光 圈 和反光镜是( )
A. 小光 圈 、 平面 镜
B. 小光 圈 、 凹面 镜
C. 大光 圈 、 凹面 镜
D. 大光围、 平面 镜
【答案】 C
【解析】
【分析】光线 强 时,用小光 圈 、 平面 镜调 节 ;光线 弱 时,用大光 圈 、 凹面 镜调 节 。
【详解】小光 圈 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 平面 镜 只 能反 射 光线不能 改 变光线 强弱 ,因此用小光 圈 、 平面 镜
调 节 会使视野变暗;大光 圈 通过的光线 多 视野 亮 , 凹面 镜使光线 汇聚 ,视野 亮 度 增强 ,用大光 圈 、 凹面
镜调 节 ,会使视野变 亮 。因此 若 光线 较弱 , 则 应选用的大光 圈 和 凹面 镜,故 C 正确 , ABD 错误 。
故选 C 。
11. 某生物 兴趣 小 组为 了 研究 光对 豌豆 发 芽 的影响,在 两 个 花盆 里分 别种 了同样的 豌豆 100 粒 , 并设计 如
下 表实验 , 针 对其中的不 足 , 你认为 应作出的 修正 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空气
水
A
向 阳
20℃
充足
充足
B
暗 室
30℃
充足
充足
A. 两 个 花盆 应 该 都放在 向 阳的地 方
B. 两 个 花盆 应 该 都放在暗 室 里
C. 两 个 花盆 应 该 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D. 两 个 花盆浇 的水不应 该 同样 充足
【答案】 C
【解析】
【分析】对 照实验 是在 研究 一 种条件 对 研究 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 种条件 不同外,其 他条件 都
第 4 页
相同的 实验 ,这个不同的 条件 ,就是 唯 一变 量 。一 般 的对 实验 变 量 进行 处理 的,就是 实验组 , 没 有对 实
验 变 量 进行 处理 的就是对 照组 。
【详解】 为确保实验组 、对 照组实验结果 的合 理 性,对影响 实验 的其 他 相关因 素 应 设置均处 于相同 且理
想状态 ,这样做的目的是 控制单 一变 量 , 便 于排除其 它 因 素 对 实验结果 的影响和 干扰 。可 见 , 为 了 研究
光对 豌豆 发 芽 的影响, 唯 一变 量 是光 照 ,其 它条件 (温度、 空气 和水等)应 该 相同 且 适 宜 。所以, 表格
中 两 个 花盆 应 该 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故 C 正确 , ABD 错误 。
故选 C 。
12. “野 火烧 不 尽 , 春风吹 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
A. 遗传和变异
B.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生活需要营养
D. 生长和繁殖
【答案】 D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 :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 够 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 够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 够 生长和繁殖。 6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 、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详解】“野 火烧 不 尽 , 春风吹 又生”,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和生殖现象。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 理 解生物的特征。
13. 小 刚 将 写 有 字母 “ pd” 的 玻片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 像 是( )
A. pd
B. qd
C. bd
D. dp
【答案】 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 像 是 倒像 , 左右颠倒 、上下 颠倒 , 所以将 写 有 字母 “ Pd” 的 玻片 放在
显微镜下观察 , 视野中看到的图 像 是“ pd” 。故选 A 。
考点 : 本题考 查 显微镜的成 像原理 。
14. 据统计 ,地 球 上的生物 种 类 每天 都在 减 少, 你认为威胁 生物生 存 的关键因 素 是( )
A. 人口 数 量 的 剧增
B. 森林面 积的大 量减 少
C. 栖息 地的 破坏 和 丧失
D. 人 类对自然 资源 的 掠夺式开 发和 利 用
【答案】 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 生物 必须 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 食 物、水 才 能生 存 ; 若栖息 环境 被破坏 ,生物不
能获得 食 物将无 法 生 存 。 人口 的 剧增 ,使 人 类不得不对自然 资源 进行 掠夺式开 发和不合 理利 用, 导致森
林 大 面 积 减 少,这样 栖息 地 遭 到 破坏 ,使生物的生 存 都到 威胁 。因此 威胁 生物 多 样性的关键因 素 是 栖息
地的 破坏或丧失 。故选 C 。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