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 6 、 7 的分与合》
学科
数学
学段
低段
年级
一年级
相关领域
数与代数
教材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学
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
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是指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课
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与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
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6、7 的分与合”是新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 5 以
内数的分与合、认识了 6~9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通过 6 和 7 两个不同层次的设
计,让学生掌握 7 以内数的组成,为以后学习 7 以内加减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整
个第二单元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进行有序思考,发
现分与合中的规律,从而发展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 6、7 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 2~5 的分与合,但是学生没有有序、
成对的意识。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分与合的操作过程中体会有序、成对的数
学思想。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 6、7 的分与合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所以,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 6、7 的分与合,并且让学
生能熟练表达出 6、7 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学习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掌握 6、7 的分与合,加深对 7 以内数的
认识。
2.经历 6、7 的分与合的过程,培养思维的有序性以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
性,初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类比思想。
1
3.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掌握 6、7 的分与合。
学习难点:运用 6、7 的分与合灵活的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示意
一、复习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课堂练习
四、总结提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分与合的知识。在学习 5 的分与合时,我们借助小
棒,把 5 个玉 米 分成了两 堆 , 找到 了 5 的分与合,一 共 有 4 组。 这 节课,我们来 研 究
6、7 的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一) 研 究 6 的分与合
把 6 朵红花 分成两组, 可 以 怎么 分 ?利 用 圆片或者 小棒,动手分一分。
(1)动手操作,探究 6 的分与合
(2) 交 流 汇报 ,整理 6 的分与合
预 设 1:一个 圆片 代表一 朵红花 ,6 朵红花 我 就拿 出 6 个 圆片 , 左边 1 个 圆片 ,
右边 5 个 圆片就 知 道 了 6 可 以分成 1 和 5。 左边 3 个 圆片 , 右边 3 个 圆片 , 就 知 道 了 6
可 以分成 3 和 3。
预 设 2:我是用小棒分的,但我是 按顺 序分的, 左边 1 根 小棒, 右边 5 根 小棒,
就 知 道 了 6 可 以分成 1 和 5, 左边 2 根 小棒, 右边 4 根 小棒, 就 知 道 了 6 可 以分成 2
和 4 , 左边每 次 增 加 1 根 , 右边每 次减 少 1 根 。 找到 了 6 的分与合有 5 组。
预 设 3:我 也 是用小棒分的,但是我是 按 一对一对来分的,6 可 以分成 1 和 5,5
和 1,2 和 4 , 4 和 2, 最 后是 3 和 3。
师 :同学们想 到 的方法 可真多 , 听 了 大家 的 汇报 , 你 有 什么 发现 吗?
预 设: 按顺 序 写 ,方 便 我们把 6 的分与合 写全 了。
(二) 研 究 7 的分与合
要想把 7 朵红花 分成两组, 该怎么 分 呢?大家可 以自己动手 试 一 试 。
预 设 1:我是 按顺 序分的,7 可 以分成 1 和 6,2 和 5,3 和 4 , 4 和 3,5 和 2,6 和 1。
2